1月25日,在南川區福壽鎮的一處在建工地,工人們在施工時挖出了兩根木頭,這兩根木材長約四米,直徑在40公分左右。盡管它們表面炭化,看上去已經處于腐朽狀態,可是摸上去卻十分堅固,而且聞上去還很香。
大伙對這兩根木材都十分好奇,還有人認為它們不是一般的木料,可能是陰沉木。
記者電話咨詢了南川林業局森林資源監測站的站長,對方表示,當地并沒有鑒定“陰沉木”的專業機構。記者截取了一段木料,拿給有七、八年收藏經歷的文玩愛好者劉先生鑒別。劉先生看到這些樣品后,肯定的告訴我們,這塊木材屬于陰沉木,而且是金絲楠。
據了解,陰沉木又稱烏木,是由于遠古時期,原始森林中的大片名貴木材,受重大自然災害侵襲,被埋在水底枯,在缺氧、高壓的環境中,經過數千年甚至上萬年的炭化過程而形成,所以也叫“炭化木”。雖說陰沉木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但根據我國相關規定,陰沉木屬于地下資源,私人處理屬于違法行為,為此,當地政府也將妥善處理這些木材,并送去專業機構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