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重慶市高等教育分類發展、內涵式發展和服務能力提升,近日,市教委、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普通高等學校分類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將我市高校分為綜合研究型、應用研究型、應用技術型和技能技藝型四種類型。
》》》高校分為這四類
《意見》提出,到2020年,重點建設綜合研究型高校2-3所,綜合研究型示范高校建設數量視發展情況確定,建設應用研究型示范高校3-5所、應用技術型示范高校4-6所、技能技藝型示范高校12-15所。到2022年,基本建成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類別明確、結構優化、定位準確、具有重慶特色的高等教育分類發展體系。
《意見》中將我市高校分為綜合研究型、應用研究型、應用技術型和技能技藝型四種類型。這種分類是在國家將高校分為“研究型、應用型和職業技能型”三類的基礎上,結合我市高校的基本情況和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確立的。
》》》實施人才分類培養
高校根據學校的辦學定位,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綜合研究型高校主要培養有社會責任感、具有深厚人文素養、系統理論基礎、強烈創新意識、寬廣國際視野與家國情懷的拔尖創新人才、跨界融合的復合型高層次人才和高端智庫人才。主要舉辦優質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應用研究型高校主要培養有社會責任感、具有堅實理論基礎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卓越應用型人才,重點培養創新型工程師和高級管理人才。重點強化本科教育,按需加快發展研究生教育。
應用技術型高校主要培養有社會責任感、具有扎實理論基礎、較強革新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的現場工程技術管理和社會管理服務人才。重點辦好本科教育,適需擇優發展研究生教育。
技能技藝型高校主要培養有社會責任感、具有基本理論知識、較強一線生產、服務、管理操作動手能力的技術技能和社會服務人才。
》》》實施分類考試招生
據悉,四種類型高校將實施分類考試招生。
綜合研究型高校逐步擴大研究生招生比例,注重增列專業學位授權學科和增加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量,促進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研究生規模協調發展;應用研究型高校以本科教育為主,重點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鞏固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
應用技術型高校重點培養應用技術型本科人才,可創造條件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應當與職業資格緊密銜接,支持政策重點向與行業企業、科研院所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科點傾斜。
綜合研究型高校和應用研究型高校,積極開展普通本科自主選拔招生試點探索。應用技術型高校和技能技藝型院校,逐步擴大春季招生規模。完善專本貫通培養方式和高職院校(技能技藝型高校)“知識+技能”的分類考試招生制度,進一步擴大招生改革試點的范圍,積極探索從實踐崗位上招收有突出貢獻的技術技能人才免試入校學習的政策。
》》》建立高校分類發展轉換機制
同時,還將建立高校分類發展轉換機制。在鼓勵高校按照綜合研究型、應用研究型、應用技術型和技能技藝型分類發展的同時,建立高校分類發展轉換機制,允許各類型高校根據發展能力和需要,重新優化調整發展類型,鼓勵高校在具備條件和實力的前提下向更高目標邁進。
《意見》還提出,到2020年要建設一批各類示范性高校,這是我市分類發展文件與其他省市同類文件的最大區別,也是推進我市高校分類發展的抓手。示范校的設立,是為了通過樹標桿、建標準,為分類設置、分類發展、分類指導、分類評估、分類撥款提供科學依據,有利于分類發展政策落地。建設示范性高校的數量根據各類預設高校總數的40%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