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深入推進去產能。出臺利用綜合標準推動去產能的方案,今年取締“地條鋼”企業20戶、產能289.2萬噸,去除船舶6萬載重噸、水泥245萬噸。二是加快推動降成本。在前四批減負政策清單基礎上,出臺第五批37項措施,加快“電氣15條”、“涉企30條”、轉貸等政策落實,開展水火電配比直接交易,持續開展本地采購對接,引導金融機構開展小微企業票據貼現優惠,今年降低企業成本315億元以上。三是加快培育戰新產業。制定全市戰新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實施百項戰新產業項目計劃,今年1—9月全市戰新產業實現增加值550億元,同比增長30%,對全市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率32%。四是補齊創新短板。推進研發準備金、重大新產品研發補助等政策落實,全市有794家企業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企業研發投入達280億元;新增企業技術中心、新型研發機構、制造業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累計108家,在戰新產業領域組建5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繼續滾動實施重大新產品“上市、在研、啟動”計劃,開展741個新產品產業化項目,預計達產年銷售24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