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重慶空氣質量指數93,空氣質量等級為良,至此,重慶“藍天”天數已達300天,同比增加9天,PM2.5濃度同比下降20.8%。
據了解,為讓天更藍,重慶今年對交通、揚塵、工業、生活四個方面的污染進行有力控制,增強監管科研制定方面的投入,共制定了50條900余項年度目標任務,順利完成2017年國家“大氣十條”第一階段任務。
控制交通污染 發展綠色交通
在交通污染方面,重慶多措并舉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積極發展綠色交通。今年共計依法查處黃標車闖限2萬余輛次,貨車闖限28萬輛次,全市淘汰黃標車28710輛,淘汰老舊車34312輛。加強對2800余臺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管控。加強機動車排氣檢驗和執法。今年以來,完成機動車路檢17.3萬輛次、遙測10.1萬輛次,依法查處冒黑煙車1.6萬輛次、超標車8337輛次。
對于營運船舶,要求現役重慶籍營運船舶全部改用普通柴油,含硫量從5000ppm降低到100ppm。通過這一做法,營運船舶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90%以上,完成330艘船舶重油使用設施拆除,污染程度明顯減輕。
同時,開展岸電建設試點、加強油氣回收設施監管,全面執行國五標準車用柴油、汽油,推廣新能源汽車1萬余輛。
控制揚塵污染 涉塵作業逐漸規范
在揚塵污染方面,重慶相關部門督促施工單位嚴格落實“施工控塵十項強制規定”,檢查建筑工程項目 9768 個次,督促整改塵污染問題 4402 條,立案處罰85件。鞏固和創建揚塵控制示范工地410個。加大清掃保潔機具投入和作業頻次,城市建成區道路機掃率保持85%以上。鞏固和創建揚塵控制示范道路410條,主城區近4000輛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全面執行密閉運輸。
控制工業污染 voc治理取得較大成效
作為工業重鎮,重慶關治結合控制工業污染,先后關閉拉法基南山工廠、川東化工廠、重慶南桐電廠、長安汽車江北發動機工廠大石壩廠區等大氣污染企業,主城片區繞城高速以內全面關閉燒結磚瓦窯。其中,關閉拉法基南山工廠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693噸、氮氧化物2754噸、煙(粉)塵1495噸。關閉川東化工廠,每年可減少燃煤8000噸,減少甲酸、黃磷等各類大氣污染物200余噸,徹底解決了該企業臭氣擾民問題。
今年,重慶安排市級環保專項資金2040萬元對三環以內燒結磚瓦窯進行分類整治。通過淘汰、關閉、治理等分類整治措施,推動三環高速公路以內217家燒結磚瓦企業升級改造,淘汰落后產能40家,化解過剩產能15家,治理達標162家,可減少燃煤30萬噸,削減二氧化硫約9600噸、氮氧化物約2100噸、煙粉塵約3000噸。
重慶市經濟信息委環保局聯合印發水泥行業、燒結磚瓦行業錯峰生產工作方案,全年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約8700噸、氮氧化物排放量約1500噸、煙(粉)塵約1900噸。
控制生活污染 共護美麗藍天
除推進生產方式綠色化外,重慶也對生活污染進行有力控制,積極推進生活方式綠色化。
重慶先后完成餐飲業油煙治理400家、機關及事業單位食堂油煙治理100家,查處糾正露天焚燒違法行為4000余起。重慶各區縣鞏固2765平方公里高污染燃料禁燃區,新增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約30平方公里。
增強監管科研 有效減少重污染天氣
在對污染進行有力控制同時,重慶還增強監管科研方面的投入,有效將今年重污染天氣控制到3天。
重慶全面啟動環境監管“利劍”執法專項行動,累計檢查企業1377家,發現違法行為1471起,查處了一批典型案件。加快編制空氣質量限期達標規劃和新一輪“藍天行動”實施方案。同時,積極組織公眾參與,開展“重慶藍”攝影大賽普及大氣環境保護知識,進一步提升了市民防治大氣污染的自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