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感知中國·重慶篇—哈薩克斯坦行”嘉賓在阿里法拉比哈薩克斯坦民族大學孔子學院進行交流。首席記者 佘振芳 攝華龍網12月18日6時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近期,沿著“一帶一路”和中歐班列(重慶)的軌跡,“2017感知中國 重慶篇”相繼走進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和德國杜塞爾多夫兩座城市,舉行了“重慶時光”城市圖片展、重慶經濟產業推介會等重磅活動,通過活動,重慶的地域文化、自然風光、城市建設、人文風貌及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得到了全面展示,中外各方代表圍繞文化、經貿、旅游等方面進行了熱烈交流,并促成了一批合作意向,可謂收獲滿滿。
搭建平臺 感知中國 重慶篇走進哈薩克斯坦和德國
“感知中國”活動1999年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起,十多年來,已在美國、法國等40多個國家成功舉行。
此次“2017感知中國·重慶篇”哈薩克斯坦、德國行活動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指導,重慶市政府新聞辦等主辦,服務“一帶一路”,以“重慶時光”圖片展、重慶經濟產業推介為主軸,重慶市政府相關部門通過與哈薩克斯坦國立民族大學、哈薩克斯坦國立圖書館、阿拉木圖企業家協會、德中經濟聯合會、德國北威州投資促進署、杜塞爾多夫商業協會等相關部門的交流,利用互聯網平臺,實現重慶與阿拉木圖、杜塞爾多夫在經濟、文化、科技、教育、旅游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形成外宣媒體聯動及商業務實合作,并進一步促進兩座友城之間開展深入合作。
目前,哈薩克斯坦國家圖書館“中國館”的藏書達到12000冊,涵蓋歷史、科技、文學等各個方面,備受年輕人喜愛。首席記者 佘振芳 攝其中,“重慶時光”城市圖片展在阿拉木圖和杜塞爾多夫兩地多處場所進行了巡展,重慶城市形象宣傳片也分別在當地電視臺、網站和大型戶外LED屏等進行了廣泛傳播,“山水之城、美麗重慶”的魅力在活動中得到充分釋放,收獲點贊無數。
哈薩克斯坦國立圖書館副館長Yussupova Qzhar說,重慶的城市建設令人印象深刻。很多學生都對重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哈薩克斯坦國立民族大學翻譯系四年級學生馬爾江最喜歡的是一張遠眺朝天門兩江匯流的圖片,她說,“第一眼看到這些圖片時,我以為這是歐洲或者美國的某一個城市。”而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漢語熱已成為一種學習時尚,活動舉行期間,漢語“你好”也成了街頭流行語。
在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館舉行了首場圖片展后,第二天一大早,還沒到工作時間,總領館就迎來了一批聞訊前來拜訪的德國客人。而在杜塞爾多夫國王大道的商場里,記者也看到不少市民在大屏幕前駐足,觀看重慶城市宣傳片。
氛圍熱烈 當地企業渴望來重慶發展
在哈薩克斯坦和德國的企業家中,本次活動受到了熱烈歡迎。
12月8日,在阿拉木圖企業家協會,在中方介紹情況之后,哈方企業代表紛紛拋出問題。
“重慶的風景太美了,不知道旅游發展情況如何?”哈薩克斯坦工商聯合會負責旅游業務的Akerkin Eraliyeva說。市旅游局宣傳處副處長凌靜告訴她,重慶擁有三大世界遺產,在2017年世界旅游業理事會(WTTC)發布的全球旅游發展最快的十大城市中,重慶位居榜首。
重慶經濟產業推介會上,一家德國企業代表正在用手機拍下推介PPT。首席記者 佘振芳 攝在杜塞爾多夫舉行的重慶經濟產業推介會上,人氣更是爆棚,德國汽車銷售商、進出口商及代理商、物流貨代商等接近100家企業到場交流,會議室擠滿了人,尤其是當重慶市商務委副主任彭和良以及沙坪壩區政府副區長、西部物流園管委會主任戶邑等人在介紹重慶經濟發展和內陸開放相關情況時,屏幕上播放的PPT備受歡迎,大家紛紛拿出手機拍照記錄。
“很多企業家之前對重慶沒有任何了解,第一次知道中國還有這么大一個城市,同時在投資和經貿活動方面存在這么多的可能性。”德中經濟聯合會秘書長白??捎芍员硎尽?/p>
“得知重慶的通航產業發展迅速,我們也特別感興趣。”推介會一結束,一家銷售飛機發動機零部件的廠商就在現場派發起了名片,希望獲得去重慶發展的機會。
攜手共贏 官方對活動表示高度認可
對于本次活動,哈薩克斯坦和德國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中國駐阿拉木圖總領館、駐杜塞爾多夫總領館總領事均表示了高度認可。
杜塞爾多夫副市長和杜伊斯堡副市長通過AR技術感受立體的重慶。首席記者 佘振芳 攝重慶的市容市貌和城市建設,令哈薩克斯坦外交部阿拉木圖市分部主任茹思蘭·伯特勒克夫感到非常震撼,他表示沒想到重慶人在復雜的地理環境下,能把家鄉建設得這么美,擁有這么多現代化的設施、宜居的生活環境和高新的技術。中國駐阿拉木圖總領館總領事張偉認為,這場活動激起了大家發自內心想去重慶參觀學習的想法,這樣的活動非常有利于兩國的交往。
在接受采訪時,哈薩克斯坦“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DAUREN DUYSSEBAYAV也興奮地告訴記者:“活動舉辦得非常及時,哈薩克斯坦近年來興起了 漢語熱 ,學習漢語成為了年輕人追逐的時尚。”在哈薩克斯坦,已經有了五所孔子學院,仍供不應求。當得知重慶將在未來組織一批高校來哈薩克斯坦推介時,DAUREN DUYSSEBAYAV激動不已。
杜塞爾多夫副市長蔡彭特克贊道,此次活動充分展現了雙方充滿活力與生機的友好關系,有助于促進德中文化、經貿和旅游交流,增進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情。杜伊斯堡副市長魯茲貝克則稱,此次活動展示了重慶市嶄新的發展面貌,相信未來重慶與杜伊斯堡將攜手共贏,共創輝煌。
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館總領事馮海陽認為,本次活動展示了重慶作為一個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城市迅速邁向中國內陸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堅實步伐,彰顯了中國夢在巴渝大地的生動實踐。作為一名重慶籍外交官,他感到格外驕傲。
高度關注 當地媒體盛贊本次活動
此外,本次活動也得到了哈薩克斯坦和德國方面媒體的高度關注。
哈薩克斯坦電視臺、哈薩克之聲廣播電臺、《主權哈薩克斯坦日報》、哈薩克斯坦衛星網、德國《萊茵郵報》、德國《華商報》、《歐洲時報》等多家主流媒體紛紛發聲,盛贊本次活動。
對于在哈薩克斯坦國立民族大學舉行的活動開幕式,哈薩克斯坦的“央視”哈薩克斯坦電視臺進行了全程報道,并對來自重慶的代表進行了專訪。
《主權哈薩克斯坦日報》稱,與中國建立睦鄰友好的關系是哈國外交的最主要組成部分,而本次活動對促進兩國關系有著積極的作用,尤其是2016年在國家圖書館建立的中國館,為哈國群眾了解中國文化創造了便捷的平臺,今年又舉辦了圖片展,使兩國關系變得更加緊密,民間聯系變得更加頻繁。
德國《萊茵郵報》在報道中則多次用“充滿魅力”、“令人驚異”、“豐富多彩”等詞語來評價重慶,報道還說,杜塞爾多夫市長蓋澤爾曾訪問過重慶,并對重慶“贊譽有加”。報道認為,人文交流有助于加深雙方人民的理解和信任。
“圖片展很震驚、推介會很驚艷。”德國知名華文媒體《華商報》、《歐洲時報》等媒體評價本次活動形象、直觀、通俗易懂,不僅提升了重慶在德國人心目中的友好形象,也為推動雙方更好地相知相交搭建了有益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