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重慶兩江新區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經濟快速發展,揮發性有機物(VOCs)污染問題逐漸凸顯。
為此,兩江新區通過提早分析規劃、積極實踐摸索新的防治模式,對VOCs進行深度治理。特別是今年以來,兩江新區以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工作為契機,全力開展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深度治理工作。
目前,兩江新區93家企業共投入生產線技術改造、原材料升級和末端治理資金約6.3億元,建成治理設施126余臺套,揮發性有機物年排放量由治理前的7000余噸下降至1700余噸左右,削減約75.71%。
研究與治理齊頭并進
推動地方標準出臺
2017年7月,環保部、發改委等6部門聯合印發的《“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要全面加強VOCs污染物防治工作,以重點行業與重點污染物為主要控制對象,實現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與產業綠色發展。
早在2009年,重慶頂正包材有限公司就試水VOCs治理,累計投資2000萬元進行無苯油墨及溶劑的環保升級和廢氣深度治理,并由此促成了頂新集團天津、杭州4個工廠在治理技術上的升級換代。
據了解,兩江新區是全國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擁有完整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鏈。兩江新區環保分局局長王勤介紹,產業特性導致了VOCs是兩江新區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因此,兩江新區環保分局進一步開展苯系物等有機污染物現狀調查與管理對策研究,提出加快制定區域性苯系物環境質量標準、環境準入規定和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地方標準的建議,并提出分時段、分行業、分重點開展轄區VOCs深度治理的規劃,推進部分重點排放企業提前實施。
企業停產兩月改造車間
93家企業完成深度治理
2015年至2016年,重慶市環保局、兩江新區管委會先后出臺《重慶市主城區及合川區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兩江新區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整治實施方案》和《關于印發汽車4S店污染治理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兩江新區隨即在相關企業全面開展深度治理工作,目前已有93家企業完成深度治理工作,建成治理設施126套。
近日,重慶日報記者在長安福特一工廠涂裝車間見到,新建成的廢氣處理裝置正有序運轉。這一裝置采取吸附法與燃燒法配套處理技術,噴漆過程中大風量、低濃度的有機廢氣經吸附、脫附和直接燃燒后達標排放。
長安福特工作人員介紹,長安福特先后投資2.4億元,用于廢氣治理和生產線改造,實現削減VOCs1000噸/年。一工廠為此更是停產近兩個月進行涂裝生產線改造。同時,長安福特所使用的環保設備沸石轉輪已達到國際水平。
王勤介紹,隨著工廠治理工作的陸續完成,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深度治理成效顯現,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全面提升,轄區空氣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
“三階段”“五環節”嚴控治理
驗收合格企業給予獎勵
在VOCs治理過程中,兩江新區對汽車和摩托車整車生產等五大類重點行業,按照“三階段”“三控”“五環節”的治理方式,實現對揮發性有機物的全過程減排。
王勤介紹,“三階段”即區域內試點治理見效一批、強化管理措施短期內見效一批、全面完成治理任務整體見效一批,實現循序漸進式推進;“五環節”指原輔材料低毒、工藝升級改造、廢氣末端治理、過程監測監管、設備運行達標,細化管控環節,做到清潔生產、工藝先進、排放達標。
此外,各企業揮發性有機廢氣治理工程實現與生產工藝水平相適應,把污染治理設施作為生產設施進行管理,保證污染治理設施與生產設施同步正常運行。
兩江新區在強化監管、嚴格執法的同時,還以“等量替換、增產減污”的總體原則,對中南鋁合金輪轂、大江東陽、八菱汽配等企業實施“新舊設備等量替換,對企業提出嚴禁同時使用、排污總量不增”等整改期臨時許可措施,企業沒有因為VOCs深度治理而影響生產。
為鼓勵企業提高治理標準,兩江新區管委會還對翠云片區18家過渡期整治和深度治理合格的企業進行獎勵,獎勵資金合計1253萬元。記者 陳維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