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以油價政策調整“惠漁”,尋突破口:根據農業部、財政部有關精神,立足建立漁業資源保護長效機制,積極探索實行漁業油價補助政策調整,及時出臺具體實施方案,將補貼資金與用油量徹底脫鉤,重點用于禁漁護漁、漁業資源養護及引導捕撈漁民減船轉產等補貼。二是以漁民角色轉變“護漁”,破執法難:全市大力組織漁民自愿參與護漁,2017年用于護漁直補資金共計2089.9萬元,占中央資金72.1%,共組建群眾性護漁組織410余個,參與漁民7000余人,禁漁期各地接到的違法舉報也比2016年減少5成以上。三是以漁業資源養護“補漁”,探增殖路:在開展增殖放流進行“輸血式”養護水生生物資源的同時,各地2017年利用油價補助政策調整資金736.7萬元,用于資源養護,占中央資金的25.4%,通過建設人工魚巢(礁),開展“造血式”修復漁業資源。四是以引導退捕轉產“禁漁”,促大保護:通過油價補貼政策調整,全市投入72.2萬元用于引導漁民轉產上岸,占中央資金2.5%,北部新區、沙坪壩區等4個區縣已先期開展了試點;根據2017年中央1號文件“率先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實現全面禁捕”要求,已制訂出全市的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捕工作(建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