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何(右)在指導農村水利工作。
20多年的農村基層水利工作生涯,鑄就了他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甘于吃苦的作風,為了對轄區內的1268口病險山坪塘進行摸底,他全部親自跑遍,掌握第一手資料。肖何,現任重慶武隆區水務局水利科科長,在他的組織協調下,農村飲水安全、節水灌溉、雨水集蓄利用等梳理得井井有條。他負責管理的水利項目未發生過一起質量和安全事故。
“十二五”期間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87處 解決11.7萬人飲水安全
重慶武隆區山大溝深,季節性和工程性缺水問題嚴重,為解決群眾的飲水問題,肖何在武隆區江口片區水管站、火爐片區水管站工作的時候,就經常深入村社農戶,實際了解和解決農村飲水存在的問題。
2012年到水務局水利科工作以來,肖何走遍了全區26個鄉鎮,186個行政村,并率領水務局技術人員先后1000余人次進村入戶進行調查摸底,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村飲水安全前期工作。
肖何先后組織實施了鳳來鄉堰灣溝、后坪鄉核桃林、白馬鎮天池坪等集中供水工程和白馬鎮板橋、車盤、鐵佛、巷口鎮萬銀等分散供水工程。
“十二五”期間,在肖何的牽頭組織下,累計完成農村飲水安全投資9041萬元,其中市級及以上資金8541萬元,群眾自籌500萬元。累計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87處,其中集中供水工程96處,分散供水工程181處,解決了11.7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期間,建成了黃鶯鄉詩梨坪水廠、和順鎮大青堡水廠等十二座鄉鎮政府所在地標準化水廠,實現了所有鄉鎮政府所在地都有標準化水廠的目標。
2016年,肖何組織實施的全區75個貧困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735處已全面完成建設任務,完成投資5000萬元,鞏固提升了全縣75個貧困村6.43萬人的飲水安全。
2017年,依托水利部定點扶貧的機會繼續爭取財政資金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全覆蓋,解決了15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目前,肖何正在進行第二批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施方案的批復相關工作。
肖何和同事在檢查工作。
武隆區地處山區,交通不便,水資源分配不均,農業用水保障率低,農業產業處于靠天吃飯狀態,為解決農業用水問題,他在水務局工作以來,先后組織實施了小農水重點縣、小農水專項、高效節水灌溉及山坪塘整治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5億元,完成渠道續建整治150公里,新建灌溉水池67口,2萬立方米,安裝管網420公里,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5萬畝。
特別是在組織山坪塘整治工作時,由于山坪塘量大面廣、交通不便、病險情況不同,肖何迎難而上,做方案、搞規劃,經常深入村社農戶,幾乎走遍了各鎮鄉的溝溝岔岔,掌握了山坪塘的整治內容、整治要求、整治標準等方面的第一手資料。幾年來,他參與組織對全區1268口病險山坪塘進行了全面整治,解決了群眾人畜飲水和農業灌溉用水,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贊譽。
通過多年鄉鎮水利工作,肖何充分認識到城鎮供水問題不可忽視,所以自從到水務局水利科工作以來,他也積極推進城鎮供水工作的發展,組織實施了仙女山周家坪水廠、土坎城鎮供水工程建設、仙女山景區(河龍口)水廠及白馬、長壩、平橋城鎮等供水工程20多座,保障了場鎮及景區的供水,解決了場鎮發展的瓶頸。
嚴把質量關 要求每項水利工程做到“銅幫鐵底”
武隆灌區基礎設施薄弱,群眾農業灌溉用水難,糧食生產得不到保障。肖何進入水利科以后,牢牢抓住三峽中部灌區續建與節水改造項目機遇,著力解決農村灌溉問題,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他先后組織實施了三峽中部大灌區項目和聯合中型灌區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36億元,續建整治渠道186.59公里,新增灌面5.1萬畝,恢復灌面5.24萬畝,改善灌面8.55萬畝。
肖何常說,質量安全是百年大計,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水事關乎民,水事大于天,水利工程建設更要嚴抓質量關,要“銅幫鐵底”。他正是這樣身體力行的。在水利戰線摸爬滾打的20多年,使他練就了一身過硬的識假打劣的本領。
多年來,肖何積極堅持嚴把設計、審核、驗收關,嚴格實行工程建設法人制和項目責任制,嚴格基本建設程序。同時,他注重規范管理,鄉鎮申報的項目每項工程實行質量安全合同制管理,層層把關,按章操作,嚴格施工。
只看質量不看人情,在肖何的堅持原則下,他負責管理的水利項目未發生過一起質量和安全事故,為水利工程建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肖何認為,打鐵還需自身硬,他始終將自己擺在一個學習者的位置上,堅持學習,嚴于律己,在實踐中磨練、提高自己。他不滿足于上水電校中專時所學,為了系統掌握水利專業知識,他除了自學,參加各種形式的業務培訓,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