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旗下公司不斷增持重慶三峽水利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峽水利,600116.SH),三峽集團用資本的手段鋪墊重慶地區地方電網融合。
1月2日晚間,三峽水利發布公告稱,截至2017年12月29日,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江電力,600900.SH)已完成增持承諾,持有公司股份約1.19億股,占公司股份總額的12%,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據了解,自2016年12月30日至2017年12月29日期間,長江電力累計增持三峽水利約1790萬股,占三峽水利股份總額的1.80%,增持金額1.57億元。
三峽水利起源于1929年成立的萬縣市電業公司,于1997年8月登陸上交所,為重慶市首家電力上市公司,注冊地位于重慶市萬州區,主要從事發電、供電、電力設計勘察安裝等業務,其實際控制人為水利部綜合事業局,其下屬企業新華水利控股集團在此次股權變更前,為三峽水利第一大股東。
不過,三峽水利表示:“本次公司第一大股東變更,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影響,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公司實際控制人仍為水利部綜合事業局。”
而對于此次長江電力增持三峽水利的原因,華創證券分析師王秀強向記者表示:“長江電力增持三峽水利是為重慶本地地方電網融合做準備。”
據悉,從2016年開始,三峽集團通過長江電力、三峽資本、長電資本不斷在二級市場增持三峽水利的股票,其中三峽資本為三峽集團全資子公司,而長電資本為三峽集團絕對控股的長江電力的全資子公司。
據官網介紹,長江電力是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水力發電業務,現擁有三峽、葛洲壩、溪洛渡和向家壩四座電站的全部發電資產,年設計發電能力約1900億千瓦時。截至2016年底,長江電力運營管理的機組82臺,裝機容量4549.5萬千瓦,其中70萬千瓦及以上級巨型機組58臺,已成為國內最大、全球第四大電力上市公司和全球最大的水電上市公司。
“三峽水利實際上是重慶本地的一張地方電網,三峽集團進入是想通過資本的手段先作為三峽水利大股東,之后推進重慶本地電網的融合。”王秀強稱。
不容忽視的是,早在2017年2月,三峽集團在重慶設立長電聯合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并發起設立規模達140億元的重慶兩江三峽興盛能源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標志著重慶與三峽集團聯盟,“三峽電網”建設拉開帷幕。
華泰證券最新研報指出,電價偏高且用電缺口大的重慶市和擁有豐富水電資源的三峽集團攜手合作,積極推進“四網融合”戰略,志在將三峽水利、烏江電力、聚龍電力、長興電力的電網連接在一起,打造“三峽電網”。之前三峽水利向國網買電銷售給終端用戶,銷售范圍被集中限制在重慶市萬州區一帶,營收增長遭遇“天花板”。
華泰證券分析師王瑋嘉認為,“三峽電網”的形成將助力三峽水利打破國網壟斷,獲得更多外購電源。未來三峽水利銷售范圍有望實現擴張,營收有望突破現有規模,打開新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