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歐班列(重慶)在重慶果園港發車(資料圖)。
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4日發布消息稱,《關于推進運單融資促進重慶陸上貿易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已印發,為重慶探索陸上貿易融資規則提供制度設計和政策支持。
從重慶到德國杜伊斯堡只需12天左右的中歐班列(重慶)開行6年多來,逐漸受到貿易商的青睞,累計開行量超1500列,僅2017年就有約700列。中新(指新加坡)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打通,銜接中歐班列(重慶),構成連通中亞、南亞、歐洲的貿易大通道。在通道建設的同時,重慶也會同相關方面完善工作機制。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確定了探索陸上貿易規則制定的任務。
據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透露,2017年,針對鐵路運單沒有貨權、鐵路運輸貿易國際信用證結算接受度低等問題,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會同重慶市級有關部門,對接中歐班列(重慶)、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建設等金融需求,推進運單融資工作。重慶中外運物流有限公司等物流企業成功簽發鐵路提單,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等商業銀行實現鐵路運單、提單交單的信用證業務突破,加大了對汽車、機械設備等進口商的弱擔保貿易融資支持力度。
《意見》由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管理局、重慶市商務委員會等9部門聯合印發,明確要實現貿易融資形式的多樣化,推動運單項下的貿易融資規模占陸上貿易融資比例10%以上,建立涵蓋物流、銀行、保險、倉儲等行業的陸上貿易金融生態圈。
各商業銀行將通過提單質押、“運單+動產”質押、“運單+倉單”質押以及保險、擔保、應收賬款等多種增信模式,探索降低授信門檻,覆蓋外貿企業從簽訂合同、發貨到銷售全流程的信用和資金需求。
《意見》提出,探索建立陸上貿易融資配套基礎制度,推動物流企業簽發多式聯運提單和陸運提單,建立健全運單貨物權屬登記查詢體系,發展第三方貨物估值、管理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