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慶消費者最愛投訴啥?質量、售后服務、合同問題占前三
如今的消費者光只會“買買買”還不行,維護自己合法的消費權益十分重要。今(7)日,記者從重慶市消委會獲悉,2017年,全市消委會系統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0079件,同比增長5%。與2016同期相比,質量問題、售后服務問題、合同問題投訴量仍然占據投訴榜前三位。
據統計,全市消委會系統化解消費糾紛19924件,投訴及時解決率99.23%,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807.23萬元,較上年同比下降6.1%。受理消費者咨詢81433人次,因經營者有欺詐行為得到加倍賠償的投訴349件,加倍賠償金額30.53萬元。向有關行政部門移交案件線索1360件。
質量、售后服務、合同問題投訴量占據投訴榜前三位
按照投訴問題性質分析,全市消委會系統共受理投訴中,質量問題7009件,占投訴量的35%;售后服務問題3355件,占投訴量的16.7%;合同問題3097件,占投訴量的15.8%;商品虛假宣傳問題1389件,占投訴量的6.5%;價格問題1233件,占投訴量的6.1%;計量問題444件,占投訴量的2.2%;安全問題374件,占投訴量的1.9%;假冒問題403件,占投訴量的2%;人格尊嚴119件,占投訴量的0.6%;其他類投訴占13.2%。
與2016同期相比,質量問題、售后服務問題、合同問題投訴量仍然占據投訴榜前三位,除質量類投訴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7%外,合同類投訴、售后服務類的投訴數量均比去年同期有明顯上升,分別上升了17.3和10%,售后服務類投訴量由2016年第三位上升到投訴量第二位,與去年同期相比,投訴數量增加了206件。
家用電器與服裝鞋帽最不讓人省心
按照投訴問題商品類別分析,排名第一的是家用電器類投訴3546件,占投訴量的17.7%;位居第二的是服裝及鞋帽類2258件,占投訴量的11.2%;排名第三的為交通工具類2010件,占投訴量的10%,排名第四位的是生活服務類投訴1892件,占投訴量的9.4%;第五位的食品類投訴1177件,占投訴量的5.86%;其它依次為電信服務、文化娛樂、互聯網服務、首飾及文化用品、煙、酒、飲料類、房屋裝修及物業服務、旅游服務、郵政快遞服務、公共設施服務、金融服務、保險服務等。
》》》2017年消費投訴呈現以下特點:
(一)商品質量問題居首
在商品類投訴中,商品質量問題一直是消費者關心關注的熱點,投訴量位居榜首。根據全年消費者投訴數據分析,排在前四位的分別是家用電子電器1909件,服裝鞋帽813件,交通工具568件,生活服務423件;在質量問題投訴中,除家用電子電器投訴同比下降11.8%外,服裝鞋帽、交通工具、生活服務投訴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分別增長了7.4%、15.5%、18.9%。商品質量問題集中表現在:一是家用電器質量問題;二是家具質量問題;三是家裝建材質量問題。
(二)售后服務問題投訴頻發
售后服務領域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售后服務主體混亂,缺乏內部規范管理,現有管理模式難以適應消費維權的新趨勢。
目前,除企業自建維修站外,大多數家電企業都采用特約維修的方式為用戶提供售后服務,只要維修從業者與企業簽訂協議,就可冠以特約維修站之名,但企業對維修站應有的資質卻無統一標準。
一些企業為降低售后服務成本,將售后服務轉包給沒有資質的維修點,導致服務質量難以保證;同時,企業對售后維修站的服務過程和實際維修質量缺乏有效監管。
根據家用電器維修行業協會的統計,生產企業自設和特約的維修點比例偏少,個體和無證照的維修從業人員超過半數,這樣的維修隊伍很難保證售后服務質量,很難讓消費者滿意,加之以盈利為目的的利益取向,導致對消費者權益的侵害行為不斷發生。
(三)生活服務類投訴量大面廣
由于消費者對品質生活消費需求的不斷增長,生活服務類投訴增長明顯,全年共受理消費者1892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8.9%,位居全市消費者投訴大類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