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5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2018-01-09 21:38:07 來源:重慶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1月8日,在北京舉行的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傳來喜訊,由我市科研單位牽頭或參與完成的5項科技成果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陸軍軍醫大學(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牽頭完成的“缺血性腦卒中防治的新策略與新技術及推廣應用”和某專業項目,以及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牽頭完成的“免疫性高致盲眼病發生的創新理論、防治及應用”,上述3項成果均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上述3項成果,我市科研單位均為第一完成單位,展示出較強的科研實力和水平。

重慶大學參與完成的“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工程”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重慶大學參與完成的“煤層氣儲層開發地質動態評價關鍵技術與探測裝備”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月8日,由我市科研單位牽頭完成或參與完成的5項科技成果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這些成果是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如何進行推廣應用?就此,記者對部分獲獎者進行了采訪。

1 頸動脈狹窄支架介入治療

可顯著降低腦中風后癡呆的發生

腦卒中,即腦中風,多發于老年人。這種疾病具有極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但發病前及時預防、發病后及時治療,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由陸軍軍醫大學附屬大坪醫院神經內科周華東教授牽頭完成的科技成果“缺血性腦卒中防治的新策略與新技術及推廣應用”,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缺血性腦卒中嚴重威脅著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我國現有腦卒中致殘患者1580余萬人,缺血性腦卒中是導致患者嚴重殘疾與死亡的主要類型。”他表示,腦卒中到底能不能預防,就是他們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

研究中,周華東及其團隊提出腦卒中后癡呆防治的新方法,被美國神經病學學會官方網站專題介紹。“在一些腦卒中發生后,通過頸動脈狹窄支架介入治療,可顯著降低腦卒中后癡呆的發生。”這一研究成果在《神經病學》等國外期刊上發表(共3篇),單篇引用達到150次,被引用數量連續兩年在全球同領域排名前10位。

他表示,腦卒中被稱為急診中的急診,發生后6小時內是進行溶栓治療的黃金時間,可以把腦卒中的致殘率降到最低,有不少病人因為送醫院比較及時,在進行溶栓治療后,偏癱癥狀完全消除。

“及時治療,也要及時發現前兆。”周華東說,腦卒中發病前的征兆之一就是面部表情僵硬,不能微笑,有些甚至出現口歪等,還有肌肉僵硬、手不能上舉等,有70%—80%的缺血性腦中風患者在發病前1周左右,會因大腦缺血、缺氧而頻繁打哈欠。

2 創建最大的葡萄膜炎數據庫和樣本庫

讓兩種致盲疾病可治愈

由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楊培增教授牽頭完成的“免疫性高致盲眼病發生的創新理論、防治及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這也是他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第3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據介紹,免疫性高致盲眼病是一種常見而嚴重的致盲性眼病,其中,葡萄膜炎是最主要的類型,所致失明的病例數量在所有失明病例中占10%-15%。這其中,Behcet病和Vogt-小柳原田(VKH)綜合征所致失明又占到葡萄膜炎所致失明的50%以上,其多發生于青壯年,且反復發作,治療非常棘手。

從2006年開始,楊培增帶領他的研究團隊對這兩種常見致盲疾病類型進行了系統研究,不僅創建了國際上最大的葡萄膜炎數據庫(18000余例)和最大樣本庫(16000余份),還解決了兩種疾病缺乏科學化、規范化治療方案的關鍵難題,使兩種疾病治愈率達86%和90%,為來自全國乃至海外的頑固性葡萄膜炎患者挽救了視力。

據ISI web of science數據庫近10年的統計,楊培增教授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總數、總IF(影響因子)值及平均IF值在國際葡萄膜炎領域均列第一位。

3 通過理論分析、建立模型和仿真分析

為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防雷提供依據

高壓輸電工程在運行中一旦遭受雷擊,就可能會出現嚴重故障,造成電網癱瘓。如何對輸電線路進行防雷保護?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司馬文霞通過對雷電放電過程的理論分析,建立雷擊放電模型進行仿真計算,為輸電工程防雷設計提供了重要依據,1月8日,其參與完成的科技成果“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工程”獲得了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據了解,我國80%以上的能源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區,70%以上的電力消費集中在東部和中部,“西電東送”戰略將輸電距離由1000公里延伸至2000公里以上,需要建設大容量、高效率、遠距離的輸電系統。

“我國最早提出發展特高壓直流技術,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在運行的電壓等級最高的直流輸電工程。”司馬文霞說,電壓等級越高,輸電容量越大,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工程的輸電容量可達500萬-1000萬千瓦,是±500kV直流輸電工程的2~3倍。

輸電線路縱橫千里,途經高山或空曠平原地區,極易遭受雷擊。那么,進行有效的防雷保護就顯得尤為重要。從2005年起,司馬文霞一直在從事輸電線路防雷的相關研究,通過理論研究、建立模型及仿真計算,為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工程的防雷設計提供依據,滿足輸電工程安全運行的需要。

她介紹,2009年底,我國自主建成世界上技術水平最先進的云南-廣東、向家壩-上海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工程,投運7年多以來,一直保持穩定可靠運行,沒有因為雷擊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今后,她的研究成果也有望在其他輸電工程中得到推廣應用。

4 “火眼金睛”動態監測地質條件

避免煤礦瓦斯開采發生安全事故

煤礦開采業至少80%的災害都是由煤礦瓦斯造成的,那么如何避免開采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

“煤礦瓦斯,也就是學術上稱的煤層氣,以甲烷為主要成分,對煤礦的安全開采構成威脅。”重慶大學資源及環境科學學院教授許江說,煤礦瓦斯的開采一般有兩種方式,以前大多是在井下鉆孔,用瓦斯抽放系統將瓦斯抽采出來,但這種方式容易造成瓦斯在井下巷道富集,造成安全事故。因此,現在大多采取地面鉆孔和抽采的方式,從而改善礦工的安全生產條件。而且,采取這種方式之后,絕大多數的瓦斯都不會排入空氣中造成環境污染,還可在開采之后作為能源加以利用。

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的支持下,包括重慶大學在內的多家單位圍繞“煤層氣儲層開發地質動態評價關鍵技術與探測裝備”聯合進行了研究。該項目也獲得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許江告訴記者,在抽采之前,通過對煤層的賦存狀態進行精細化監測,就能清楚地掌握哪些區域瓦斯富集,并有針對性地在地面打孔,從而更有效地抽采瓦斯。另外,在抽采的過程中,煤層的瓦斯含量減少、壓力減小等因素會對地質條件產生影響,動態監測就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有了“火眼金睛”對地質條件進行動態監測,就能更好地進行瓦斯開采。

“目前,我們的相關成果已經在山西、貴州進行大規模應用。”許江說。

責任編輯:ERM5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电影网午夜鲁丝片免费| 国产aaa女人十八毛片| √天堂中文www官网| 日本最大色倩网站www|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男女边摸边揉边做视频|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午夜激情小视频|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一本久道中文无码字幕av| 无限看片在线版免费视频大全| 久青草国产手机在线观| 欧美性色黄在线视|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观看| 很污很黄的网站|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强开小婷嫩苞又嫩又紧视频| 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日本特黄高清免费大片爽|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性白人极品hd| 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人人蜜桃麻豆| 精品影片在线观看的网站| 欧美成人中文字幕dvd| 好紧我太爽了视频免费国产|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三级电影片| 欧美性狂丰满性猛交| 亚洲欧美国产va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教师系列5| 你懂的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可以看的黄色软件| 老司机深夜影院|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被义子侵犯的漂亮人妻中字| 国产免费全部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