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市教育系統97個眾創空間自建、合建、引進基金規模達13.28億元,入駐企業獲得投融資8440萬元,產生直接經濟效益5.56億元。一是運營模式由單一向多元轉換。探索建立各具特色的眾創空間建設和運營模式,體制更加多元,機制更加靈活,專業化服務水平持續提升。二是創業活動由內部組織向開放協同轉換。高校和企業在資源開放共享、人才智力支撐、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實現共建共享、互聯互通,促進了技術成果與社會需求、資本的有效對接。三是創業服務由政府為主向市場發力轉換。打造了一批“政、產、學、研、用、金”緊密結合的眾創空間和市場化、專業化的新型創業孵化機構,為創新創業提供了強大的資本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