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記者從全市衛生計生工作會上獲悉,2017年,重慶二孩出生數量為14.85萬人,較2016年減少1.32萬人。與此同時,我市醫療服務能力大幅提升,三甲醫院增至34所。
二孩出生增速有所放緩
來自市衛計委數據顯示,2017年,我市共有34.3萬人出生,其中,二孩出生14.85萬人,占43.3%。
“2016年,二孩出生數占總出生數的42.23%。”市衛計委有關負責人說,雖然從占比上,2017年略高于2016年,但2016年出生總人口為38.3萬人,比2017年多出4萬人,所以無論是一孩還是二孩,2017年都變少了。
但和2015年相比,2016年,重慶出生人口多了5.98萬人,增加18.52%。當年,重慶二孩比例也有所增長,比2015年上升6.61%。由此看出,重慶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二孩出生數在2016年得到明顯增加,2017年增速有所放緩。
專家分析說,養育成本高、托育服務短缺、女性職業發展壓力大,是很多家庭不得不面臨的實際問題,因此,他們在生育問題上也更謹慎。
全市三甲醫院增至34所
“去年,我市醫療服務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該負責人說,全市三甲醫院增至34所,并新增市級臨床重點專科41個。
同時,我市分級診療格局正在形成,這其中包括打造醫療集團、縣域醫療共同體、區域專科聯盟、遠程醫療協作網4種醫聯體模式,建成醫聯體134個,實現縣域內覆蓋100%;推進50個病種基層首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22.5%的城鎮人口、53.7%的農村常住人口;遠程診療覆蓋70%的區縣,縣域內就診率達90%。
據介紹,到2020年,全市三級醫院將達到40家,全科醫生人數力爭達到1萬人,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同時,加強各層級醫療衛生機構之間藥品目錄銜接,鼓勵群眾基層就醫,確保縣域內就診率保持90%以上,基層醫療機構就診比例提升到65%。
在人才培養方面,將啟動醫學人才“三大計劃”,選拔引進“領航人才”290名,選拔培養“樞紐人才”200名,招聘培養“守門人才”1000名。
未來3年每年完成農村改廁12.5萬戶
對農村居民來說,還有一項福利,那就是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
數據顯示,去年,全市累計改造無害化衛生廁所13.04萬戶,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69%。
“我們在改廁過程中,為農戶修建了三格化糞池式衛生廁所,通過三格化糞池處理后,基本上可以有效控制致病微生物,阻斷疾病傳播途徑。”市愛衛辦有關負責人說,今年我市還將深入實施“廁所革命”,做好3年規劃,確保每年完成農村改廁12.5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