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旅游產業像火鍋一樣火
2月4日,重慶日報、攜程集團聯合發布《2017年重慶旅游大數據報告》顯示:2017年,重慶接待游客5.4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30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25%。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58萬人次,實現旅游外匯收入19.4億美元,分別增長13%和15%。重慶旅游產業,以全域旅游發展理念促高質量發展,正聚合磅礴之力。
重慶日報、攜程集團聯合發布的《2017年重慶旅游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是根據國內最大在線旅游平臺攜程旅游通過分析平臺上萬家旅行社的數十萬種產品的價格與預訂情況,并結合線下6000多家攜程門店的情況,以及重報大數據研究院的調查統計數據作出。《報告》分析顯示,2017年,重慶接待游客5.4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30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25%。旅游收入年均增長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0個百分點。
其中,基于攜程產品訂單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我市接待入境游客量增幅為100.93%,接待國內游客量增幅為53.91%,本地游客量增幅222.95%,此三項增長速度均居全國前列。從旅游產品上看,全市酒店行業接待游客人次增長46.13%,景區門票銷售量增長175.79%,火車票增長量155.55%,增速同樣居全國前茅。
事實上,這不是重慶“旅游之最”的唯一參考范本。2017年10月,國際權威組織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會(WTTC)根據對全球65座城市的研究結果,發布報告顯示:全球發展最快的10個旅游城市全在亞洲,重慶位居榜首。重慶旅游收入年增長率約達14%,緊隨其后的是廣州(13.1%)、上海(12.8%)和北京(12%),再往后為成都、菲律賓馬尼拉、印度新德里、深圳、馬來西亞吉隆坡和印尼雅加達。
2017年12月,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根據旅游市場發展水平指數、旅游資源豐富度與吸引度指數、旅游服務質量指數、旅游設施完善指數、游客向往度指數在內的5項一級指標、28項二級指標,發布了《2017中國最熱門的50個旅游城市排行榜》,排名前十的分別是重慶、香港、上海、北京、深圳、武漢、成都、杭州、澳門和蘇州。重慶再次榮膺榜首。
此外,重慶還被國際權威旅行雜志《Frommer's》和《孤獨星球》評為“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全球十大最具發展潛力的旅行地”。
游客“畫像”彰顯重慶時尚氣質
人氣爆棚的重慶旅游業,究竟受到哪些人青睞?
《報告》采用大數據對來渝游客作了“畫像”。在入境游游客方面,東南亞來渝游客占比達64.87%,東北亞為14.56%、歐洲為13.68%、澳洲為4.47%、美洲為2.42%。在國內游游客方面,按省(市)統計,排名前十的分別是四川、廣東、湖北、北京、上海、貴州、江蘇、浙江、陜西、云南;按城市統計,排名前十的分別是成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西安、武漢、杭州、昆明、南京。據此,可以判斷出上述地區、城市是重慶旅游的重點客源地,對我市今后旅游宣傳營銷活動的主攻方向、空白點填補等有一定參考價值。
《報告》還顯示:在來渝游客的男女比例上,男性占比60.49%,女性占比39.51%;在年齡結構上,60后及以前占比14.89%,70后占比19.41%,80后33.78%,90后及以后31.91%。換句話說,來渝游客中80后、90后的年輕群體已占據絕對主力,占比高達65.69%。這也反映出,近年來,重慶在城市發展中不斷注入時尚旅游元素,迷人的都市風情、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交相輝映的山水城市、歷史悠久的巴渝文化等,共同繪就了重慶“3D魔幻城”、“不夜城”、“時尚之都”“美食之都”“購物之都”的獨特城市魅力,深深吸引著海內外年輕游客觀光游覽。
此外,1月、7月、8月、10月是來渝游客的相對高峰期,3月最低,其他月份基本持平。這表明,重慶旅游已基本突破季節性局限。
重慶旅游消費多元化趨勢明顯
2017年,重慶接待游客5.4億人次。這些游客來渝后,他們喜歡玩啥、看啥、吃啥?
《報告》對來渝游客的消費作了統計分析,數據顯示:門票和當地玩樂消費35%,團隊游產品消費占30%,自由行產品消費占24%,包團定制、游學、主題游占11%。
這表明,來渝游客的旅行花費,除了跟團游產品、自由行產品外,還增加了包團定制、主題游、游學等個性化旅游產品,且在“當地玩樂”產品中,出現了伴手禮、美食正餐、跟拍寫真、滑翔傘等多種泛旅游產業的產品。重慶旅游多元化發展趨勢明顯,旅游產業鏈有較長延長。
按照景區在攜程的交易量和熱搜度,《報告》整理出了“重慶十大熱門景區”,它們分別為大足石刻、武隆天生三橋、江津四面山、萬盛黑山谷、渝北統景溫泉、大足龍水湖旅游度假區、重慶園博園、融匯溫泉城、云陽龍缸、南川金佛山。由于大數據采集局限,該“熱度榜”雖不能完全反映我市各景區的真實“人氣”情況,如磁器口、洋人街、洪崖洞、渣滓洞、白公館等景區景點不收門票,評分相對較低,但它從側面反映出來渝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因為這些景區包含了我市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都市旅游資源、峽谷風光資源、溫泉養生資源、歷史文化資源,品類齊全、類型豐富。
這也表面,我市旅游業堅持全域旅游發展方向,推動全要素融合、全產業互動、全社會共享,構建全景、全業、全時、全民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旅游資源呈現“點多面廣、豐富獨特”競爭優勢,旅游產業呈現“地位提升、規模壯大”良好態勢,旅游行業呈現“業態豐富、要素健全”可喜局面,旅游貢獻凸顯“拉動強勁、支撐有力”突出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