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祖國打CALL!”“觀影過程中,我一直心潮澎湃,自豪感爆棚!”自3月2日大型紀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公映后,引發了觀影熱潮,觀眾們也在網上給予這部影片高度評價。而影片中重慶元素的出現,也令山城觀眾非常驚喜。
“作為重慶人我非常自豪”
《厲害了,我的國》結合黨的十九大精神,將祖國發展和成就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在大銀幕上,全面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取得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
“三聲鑼響后,一列從中國重慶始發的列車滿載著貨物緩緩駛入。”當《厲害了,我的國》中出現這句旁白時,重慶觀眾感到親切又欣喜。這是電影中關于中歐班列的介紹。
家住南岸的觀眾唐女士說:“之前我也聽說過中歐班列,沒想到在電影《厲害了,我的國》中會看到了它的身影。作為重慶人我非常自豪,為家鄉點贊!”
據悉,自2011年3月19日中歐班列(重慶-杜伊斯堡)首次開通以來,飛速發展。截至2016年6月,重慶開出的中歐班列班次數量占全國中歐班列數量的45%左右,其貨值占所有從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的中歐班列貨值總量的85%。2017年3月23日,中歐班列(重慶)開行6年后突破1000列,成為中國首個突破千列的中歐班列。到2017年底,中歐班列(重慶)累計開行量超過1500班。
觀眾陳曉說,當在電影中聽到“重慶”兩個字時,覺得非常親切、自豪,“內心熱血沸騰。”
“看起來真實溫暖又親切”
“小家”的紅火與“大國”的興旺密不可分,《厲害了,我的國》上映當天正值元宵佳節,不少觀眾都和家人一起前往影院觀影。
據了解,該片上映首日票房超過4000萬元人民幣,贏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
大量觀眾觀影后紛紛在網絡上留言,為這部別具魅力的電影和真實感受到的幸福生活點贊。70后觀眾李婷婷說:“早些年過年回家要擠很久火車,現在坐上了高鐵,我兩小時就到家了。”
還有觀眾表示,自己出差經常坐高鐵,“平時也覺得很平常,但看到電影里說,中國高鐵通車里程已達2.5萬公里,是世界高鐵里程第二到第十位國家的總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80后觀眾趙蒙申用“溫暖”一詞來形容該片:“電影內容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國家的強大和建設成就不是簡單的數據,而是有溫度的現實生活,看起來真實溫暖又親切。”
正是這些與普通民生息息相關的內容,讓濃濃的愛國情感在廣大電影觀眾間產生強烈共鳴。該片導演衛鐵在采訪中也強調,電影要“讓人物貼近群眾,讓觀眾直觀地聽到人物本身在訴說他的經歷、他的情感,讓片中人物和觀眾建立直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