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6日下午,香港中環的長江大廈樓下擠得水泄不通,長江大廈是長和系公司總部所在,也是李嘉誠工作的地點,在這個下午,即將步入90歲的“超人”李嘉誠正式宣布退休,由長子李澤鉅繼任其主席之位,一代商業帝國正式交棒。
也許是因為這是李嘉誠最后一次出現在長和系業績發布會上,李嘉誠顯得非常健談,他稱,未來將全力投入基金會的工作,即便退休以后,公司仍會按照既定的規劃發展,不會有很大的變化,公司會一如既往地本著“發展中不忘穩健”的原則,繼續做投資。
而“繼承者”李澤鉅看上去神情也比較輕松,他一直在強調,即便未來繼承主席之位,公司的發展也不會有更多大的變化,自己與李嘉誠住樓上樓下,不管是李嘉誠以主席還是顧問的身份,都會同樣聊天溝通。
長和在3月16日宣布,主席李嘉誠將于2018年5月10日舉行股東周年大會結束后,退任公司主席、執行董事及薪酬委員會成員的職務,應董事會要求,李嘉誠將出任長和資深顧問,就重大事項提供意見,其顧問金為每年5000港元,與他目前收取的董事袍金相同。
根據香港聯交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3.51(2)條規定,李嘉誠已確認與董事會并無意見分歧,且不知悉就其退任一事有任何需要公司股東關注的事項。董事會建議,推選在長江集團服務33年的李澤鉅,在2018年股東周年大會結束后出任公司主席及薪酬委員會成員,并續任集團聯席董事總經理。
董事會向李嘉誠表示衷心謝意,感謝其在過去46年間,作為主席一直帶領長江集團穩步發展,經內部增長及收購合并,積極拓展業務及收益多元化及全球化,并適時做策略性檢視及重組,盡心盡力為股東爭取最佳利益及回報增值。
一位在長江大廈工作的人士告訴第一財經,經常可以在長江大廈見到李嘉誠的身影,除了感嘆李嘉誠的敬業,他也明顯感覺到“超人”變老了,他發現過去一年,李嘉誠的腰開始彎了。實際上,去年就有外媒報道,李嘉誠可能會在今年退休,李嘉誠近年的身體狀況都很令人關注,他2015年曾到美國接受腰椎手術;2016年曾因腸胃炎缺席股東會,李嘉誠在最近接受訪問時稱,身體仍然“過得去”,與過去的“身體好好”有區別。
李嘉誠在香港的記者會開始就稱,非常感恩能夠在長江集團工作超過46年,很榮幸有機會為股東服務,并感謝大家對他的厚愛與支持,“一點一滴都在心口”。他更回憶起,自己從0開始做生意的點滴,并提醒年輕人要不忘學習,他稱,從1950年開始,他就已經開始工作,因為戰爭最終無法繼續學習,最后只能買那種在地上用來當燃料的書本來自學,最終從0開始創建長江集團。
被問及李嘉誠退休后,是否會再參與公司事務,李嘉誠稱,如果一間公司做任何決定都要靠我這個顧問來做決定,那我為什么要辭職,他坦言自己從12歲開始工作,一直到今天退休,總共有78年工作時間,比其他人都長,已經非常感恩。
李嘉誠稱,每天管理層做的事情,是盡量把公司做好,為股東創造利益,目前公司的派息比率不錯,利潤也很好,他希望能有一些能讓公司驚喜的生意,不過,一定要謹記負債率不能超過某個水平,發展中不忘穩健,本著這個原則,讓公司這么多年來沒有遇到大的危機。
李嘉誠稱,投資者如果在1972年以3港元的價格買入1股長江,到今天的總回報已經達到1500倍,如果投資者以收到的股息即時再買入股票,回報已經超過5000倍。
李嘉誠稱,李澤鉅跟著自己工作已經超過25年,他相信,李澤鉅會比他做得更好,他對李澤鉅很有信心,而他相信未來公司也不會有太大變化。目前公司制度非常健全,并且已經有未來5至10年的計劃,公司有明確的指示讓公司的同事往某個既定的方向努力,而且公司永遠都會為股東利益著想,這個態度絕對不會改變,這也是他做人的原則。
目前李嘉誠看不出來長和旗下任何一間公司會賠錢,公司無論怎樣,都會本著“發展中不忘穩健”的政策投資,整個管理層也非常穩定,很少有一個項目讓管理層的意見相差很大,李澤鉅做事會跟管理層做充分溝通,絕對不會有矛盾。
李澤鉅也反復強調,公司會按照既定的方向發展,不會發生很大變化。同時,在工作上,他與李嘉誠的溝通還是非常順暢的,因為他和李嘉誠住樓上樓下。李嘉誠則強調,李澤楷不會加入長和,他有很多生意做,而且我給他的錢,足夠他一直做投資項目。
全力投入李嘉誠基金會工作
在卸任長和系主席后,李嘉誠稱,將披上新的戰衣,全力投入在基金會的工作,尤其在醫療和教育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資料顯示,李嘉誠基金會成立于1980年,被李嘉誠稱為自己“第三個兒子”,主要致力于更有系統地贊助香港及世界各地的慈善服務,其使命為推動社會建立“奉獻文化”本質的力量,基金會主要捐款給教育、醫療、文化及其他公益事業。
實際上,李嘉誠基金會屬下分為三個基金會,包括李嘉誠基金會有限公司、李嘉誠(加拿大)基金會及李嘉誠(海外)基金會,而李嘉誠(加拿大)基金會的成立資金,主要是來自出售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超過1700萬股,套利12億加元(約78億港元)所得。
李嘉誠稱,基金會有一個制度,未來即便是李澤鉅做主席,李澤楷做副主席,每年的花費也不得少于某個水平。目前,李嘉誠基金會已經累計捐出超過200億港元。
在教育方面,李嘉誠勸誡年輕人只要肯做就有機會,并要增強自己的競爭力,他相信“知識改變命運”,一定要求知要增強自己,現在同樣有很多機會。而他同時暗諷現在有些畸形的價值觀,他舉例稱,如果一個大學生的女朋友跟他說,“如果你沒有房我是不會跟你結婚的”,如果他自己是這個大學生,他會勸她趕緊趁年輕再找一個,他稱,大學生并沒有收入,根本不可能買房。
李嘉誠稱,目前香港的樓價跟一般市民收入已經脫節,香港需要更多的公屋和居屋,讓普羅大眾能夠有更好的居住環境,同時,他認為,如果一個人經濟沒問題,買房自住絕對沒問題,因為不管樓價如何反應,自住并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只要分期付款可以負擔,即便加息,也不可能加到很離譜的情況,加2%至3%已經算很多,但對于分期付款的人來說,這并不是很大的一筆開支。
李嘉誠認為,香港的房地產市場還是有很多機會,香港的房地產企業也擁有自己獨特的競爭力,因為相比內地的房地產公司,香港的房地產公司負債比率并不算太高,抗風險能力會更強,盡管過去香港房地產市場一直在漲價,但如果世界環境發生變化,香港地產就有可能面臨危險,但香港房地產商大多都曾經經歷過歷史教訓,所以他不擔心香港房地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