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投行上半年業績日前出爐,總體來看,上半年近百家券商投行總承銷金額與去年持平,但股權承銷短期承壓,債券承銷明顯回暖,可謂“冰火兩重天”,投行各項業務的集中度都進一步提升。業內人士預計,IPO從嚴審核、進度放緩態勢在下半年將延續,全年債券融資規模料持平,資產支持證券(ABS)將成為未來券商發展的重要方向和利潤增長點。
優先股可轉債成亮點
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99家券商投行股債總承銷金額達26610.2億元,其中,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中金公司位列前三名,總承銷金額均超過2000億元,實現同比正增長。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強的行業集中度從去年的27%提升到今年的32%。此外,還有4家券商投行總承銷額超過1000億元,分別為招商證券、國泰君安證券、華泰證券和海通證券。
從股權承銷數據看,2018年半年度總股權融資金額為7,095.4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9.13%。其中,增發融資金額同比大幅下降了45.41%。業內人士表示,股權承銷業務規模承壓的原因之一是IPO審核速度趨緩。今年上半年,證監會發審委共審核108家公司(不包括10家取消審核公司)的首發申請,58家獲通過,募集金額較2017年同期下降了26.4%。六成券商IPO業務“顆粒無收”。
從券商股權承銷募資總額的排名看,前五名排名沒有變化,分別為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華泰證券、中金公司和國泰君安,除中信證券同比下降之外,另外四家均同比增長,中信證券承銷募資總額為912.15億元,同比下降30%。中信建投證券以872.96億元的規模位列第二。值得注意的是,中金公司的首發承銷金額同比大增4.5倍。
此外,增發在股權融資中依然占據著半壁江山,但從2017年來,增發融資額和增發家數呈大幅下降之勢。截至6月底,今年以來的增發融資金額為3,677.6億元,而增發家數為177家,同比下降45.41%和31.66%。
優先股和可轉債融資成為A股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融資的兩大亮點。優先股融資突飛猛進,上半年募資總額1199.76億元,較2017年整年增長了500%;可轉債上半年募資總額671.25億元,較去年上半年的326.51億元,增長96%。
展望下半年,廣發證券分析師陳福表示:“目前承銷發行處于完善發行制度、從嚴審核強度的階段,對券商前端企業質量的篩選能力、風險控制能力及定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認為,創新企業融資對券商的定價能力、研究能力以及風控能力等提出更高要求,這意味著綜合實力更強的券商在后續項目承銷中將更具品牌優勢,投行業務格局將加速分化。
債券承銷同比增長近兩成
與股權承銷的“遇冷”相比,債券承銷則相對“火熱”得多。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94家券商累計承銷債券1.95萬億元,同比增長18.9%。債券承銷金額過百億的券商共33家,同比增長1家;承銷債券超過100只的券商有13家,去年同期有6家。
按照Wind口徑統計券商債券承銷金額,中信證券今年上半年以2624億元的承銷金額位居榜首,中信建投以2134億元位居榜眼,中金公司以1489億元摘得探花。與股權承銷相同的是,前三強的行業集中度提升了近四個百分點。此外,國開證券在政府支持債券和企業債中表現亮眼,取得這兩個分項的第一,上半年國開證券全口徑債券承銷規模排名券商第九位,較去年排名上升兩位。
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利率債發行總量同比持平。信用債方面,同業存單發行量趨緩,同比增長14%;一般公司債、短融中票發行量同比大幅增長,表現亮眼。截至2018年6月29日,各類機構總共發行債券20.5萬億,較去年同期增長14%。其中,一般公司債和中期票據發行量同比大漲近翻番,表現最為亮眼,商業銀行債及其次級債券發行量同比萎縮近50%。
公司債券業務承銷金額榜單中,中信建投以798.88億元穩居首位,市場份額13.63%,公司債承銷數量113只。中信證券和平安證券分別以564.59億元和397.2億元位居第二和第三位。
“公司債發行規模回升主要得益于整體發行利率邊際下降,進而釋放了一定的企業融資需求,其中以AAA債居多,這也與當下信用收緊的大環境密切相關。”愛建證券分析師張志鵬表示,由于銀行信貸額度有限,非標融資被堵,加上債券違約事件頻發,高信用風險環境下企業融資環境分化,優質企業更容易獲得資金來源,反映在債券發行市場上則表現為AA債較AAA債發行難度增大。
陳福表示,上半年債券發行承銷規模有所增加,預計全年融資規模持平。一方面,去年同期利率快速上行導致債券融資成本提升,債券融資需求受限,導致去年上半年的債券發行承銷規模基數低,去年下半年利率走勢趨穩后,融資需求逐步釋放;另一方面,今年整體去杠桿環境下,信用風險升溫導致債券融資難度加大,預計平均單月債券融資規模小幅縮水。
ABS規模穩步增長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ABS市場發展腳步并未明顯受到金融監管升級大環境的影響,發行規模仍在加快增長。Wind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市場共發行項目301只,發行量達680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833億元增長了41%,市場存量達19888億元。其中,信貸CLO共發行49只項目,發行總額為3051億元,存量規模達7131億。企業ABS發行225只,發行總額為3397億元,存量規模達11828億;ABN發行27只,發行量為355億元,存量規模達929億。
券商ABS承銷總金額為5741.94億元,同比增長34%。其中,招商證券以835.65億的承銷金額一舉奪魁,中信證券憑借58只、804.86億成績排名第二,中金公司以543.5億位居第三,排名上漲了22位。此外,光大證券、海通證券、國信證券等名次上漲明顯。去年排名第一的德邦證券今年大幅下跌十個名次,以132.62億元排在第十一位。
國泰君安分析師劉欣琦表示,ABS將直接受益于資管新規,成為資管新規下“非標”轉“標”的最重要的選擇之一。由證券公司主導的企業ABS是最能發揮券商“投行資管”優勢的業務,將成為未來券商發展的重要方向和利潤增長點。一方面券商可以收取承銷發行和轉讓交易的費用,另一方面隨著資產支持證券基礎資產規模的增加,券商可以基于此發展衍生業務。近年來在企業ABS領域,部分券商在基礎資產、交易結構、增信方式、兌付方式、定價方式及市場層面的持續創新,形成其獨特的競爭優勢。(記者 林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