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下午2點,山西一家科技公司及其兩名員工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在海淀區人民法院山后法庭公開受審,同時在中國庭審公開網視頻直播。除公訴人、被告人、辯護人外,被告人的親屬也被允許持身份證進入法庭旁聽。
2018年8月17日,海淀區法院山后法庭內,法官正在主持庭審。
墻上的視頻設備將整個庭審過程記錄在案。
旁聽席上的一名工作人員準備進行現場直播。
被告人右側為辯護人席。
8月17日下午2點,山西一家科技公司及其兩名員工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在海淀區人民法院山后法庭公開受審,同時在中國庭審公開網視頻直播。除公訴人、被告人、辯護人外,被告人的親屬也被允許持身份證進入法庭旁聽。
“被告山西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及兩名員工涉嫌侵犯公民信息一案現在開庭。”坐在審判臺中央的審判長張鵬落下法槌。他的身邊不是穿著法袍的法官,而是兩名人民陪審員。
在法警的帶領下,被告人史某、王某走進法庭,站在審判臺對面。史某身穿黑色上衣和牛仔褲,始終低著頭。只有在審判長提問時才抬起頭,輕聲說一句“明白”。他是該科技公司的副總經理,大學本科學歷。警方到公司抓捕他時,他剛給員工開完會。
穿著白色T恤的王某并排站在史某左側。他是公司的開戶主管。
2017年6月,26歲的被害人時某在海淀區訪問某網站時,發現自己的手機號碼等信息被竊取,于是向公安機關報案。警方調查發現,被告山西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網上購買了一組計算機代碼,將代碼植入公司網站,就能獲取網站用戶的手機號碼、IP地址和搜索過的關鍵詞等個人信息。此外,該公司還向他人出售代碼獲利。2017年9月12日,警方將史某和王某抓捕歸案。
坐在合議庭右側的公訴人稱,被告單位及史某等人共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10990條,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并當庭出示了證人證言、公安機關現場勘查筆錄等證據。
坐在合議庭左側的被告公司代理律師表示,代碼并非被告單位的主營業務,也不對代碼直接收費,非法獲利較小。
“做這件事之前你們有沒有想過自己的行為是違法的?”審判長問。
“以前不知道這樣是違法犯罪,現在知道了,以后會注意。”史某低著頭,小聲說。
對于公訴人的指控,兩名被告表示認罪、悔罪。休庭前,審判長宣布本案將擇期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