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須推動循環和共享經濟”
“我始終對中國經濟增長保持樂觀態度。”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施瓦布表示。對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施瓦布表示歡迎:“在這個倡議下,全球基礎設施實現互聯互通。第四次工業革命正需要加強全球合作,人們走得越近,對世界越有利。”
施瓦布認為,在迅猛發展之后,人類已充分運用了工業和技術的增長模式,但目前正在經受考驗。當前世界經濟主要面臨經貿摩擦、增長周期調整、債務危機、全球變暖等挑戰。要應對這些挑戰,就必須在治理體系中找到一種兼顧有效性和合法性的新方法。“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增強國際合作可以消除這些風險,我依然對世界經濟保持樂觀態度。”
施瓦布表示,第四次工業革命是技術領域在兩個多世紀以來最深刻的轉型,在前所未有的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納米技術、神經和認知技術研發推動下,社會結構和商業模式也正在改變,給世界各國的治理都帶來巨大的挑戰。在下個十年,它還將改變就業和教育,并引發對知識本質、工作重要性和人類身份含義的深刻質疑。“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新的國家、區域和全球治理體系,特別是需要建立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全球經濟振興的合作框架。電子商務只是其中一個方面,除此之外我們還迫切需要圍繞人工智能、基因技術等新技術制定原則和政策。未來體系的建立,也許會較少依賴正式合作,更多依靠靈活的協調機制,”施瓦布說,“我們需要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在不破壞生物圈穩定的前提下,消除絕對貧困并改善公平機制,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推動循環和共享經濟。”
施瓦布還提出了實現目標的四個條件:第一,創新是活力和創造力的必要條件,要通過科學進步實現全球經濟復蘇;第二,加速經濟發展,振興世界經濟;第三,互聯互通可以減少不確定性,促進經濟穩定發展以實現互惠互利;第四,包容性將使所有國家和人民受益,大大增加市場需求,實現真正發展。
施瓦布表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創新已經成為競爭中最關鍵的因素,中國的創新力是領先的,中國已經走上了打造創新型社會的良好發展軌道,接下來應該建設更多孵化器,努力培養創業者,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讓人民充分享受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