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個“視頻電話” 即可問診開藥
成都全國首創電子處方平臺 每天服務逾2萬人次
為服務我市自貿區建設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市食藥監管部門按照“互聯網+藥品流通”新思路,在全國率先推出了執業藥師遠程藥學服務和電子處方服務平臺。近5年來,該平臺已覆蓋成都80%的零售藥店,每天服務用戶超過2萬人次,大大解決了零售藥店執業藥師缺乏、處方來源缺乏等問題。該系統在成都推出后,截至目前,全國已有50多個城市來成都考察,北京、天津、重慶等150個城市陸續使用該系統。
不到兩分鐘
完成視頻問診開藥
成都高新區天久南巷一藥店,市民王女士因為高血壓病需要繼續服藥,前來購買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該藥屬于處方藥,只有憑醫生診斷和處方才能買到。通過“微問診”可視系統,店方很快就視頻接通了成都東升醫院的李醫生。根據對王女士的病史詢問和病情描述,診斷為高血壓病。在確定王女士一直服用固定劑量的苯磺酸氨氯地平且血壓控制良好之后,李醫生為其開了一張電子處方:“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盒”。
隨后,這張電子處方被分派給執業藥師陳艷麗遠程審方,審方通過后,藥店根據處方給藥。走完整個流程用時不到2分鐘。
線上平臺
每天服務超2萬人次
據該電子處方平臺聯合創始人周聰俊介紹,按照國家規定,處方藥必須憑醫生的診斷和處方才能購買。而零售藥店執業藥師缺乏、處方來源缺乏是全國各地共同面臨的難題。
2013年10月,我市在全國率先推出了執業藥師遠程藥學服務和電子處方服務平臺。通過該平臺,只需要打一個“視頻電話”,即可完成整個問診開藥環節。通過共享模式,也打破了醫院的圍墻限制,提升了醫生的工作效率,進而降低了藥店獲取處方的成本,從根本上解決了藥店處方藥銷售的難題。據了解,該平臺上線2年時間已經覆蓋了成都市80%以上的零售藥店,累計遠程問診和開具電子處方960多萬張,目前每天服務的用戶超過2萬人次。
據了解,我市電子處方平臺已上線7000多家藥店,目前整體運行狀況良好。下一步,將增加問診過程中用戶上傳首診病歷資料的功能。同時增加慢病康復類的專科服務,加強用戶實名制和電子病歷管理的功能,為市民提供個性化的健康咨詢和健康教育服務。
成都晚報記者 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