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拍得河北灤南一地塊,至今土地仍未過戶,建廠計劃被擱置 為啥6年辦不成一個過戶手續(來信調查)
編輯同志:
我2012年6月通過河北省灤南縣法院組織開展的司法拍賣活動,拍得位于灤南縣扒齒港鎮的唐山雙龍乳業公司13333平方米(約20畝)土地的使用權及機器設備、房屋建筑物。
拍賣成交后,我將全部招標款550萬元交付到灤南縣法院指定賬戶,并持灤南縣法院裁定書到縣國土部門辦理土地過戶手續,可是沒能成功過戶。
由于不能過戶,土地一直荒廢著,廠房、設備也有破損和銹蝕,建廠經營更是無奈擱置了。我心痛啊!6年來無數次北京至灤南的奔波,投資沒有任何回報……
誠懇希望貴報給予關注,助我早日走出困境。
武永平
為什么6年辦不成一個過戶手續?其中究竟有什么緣故?11月20日,記者乘車趕赴河北唐山灤南縣進行采訪調查。
競拍遇“瑕疵”
記者首先來到灤南縣扒齒港鎮米官營村,找到了武永平拍賣所得的地塊。一眼望去,地上雜草叢生,建筑物大門緊鎖,廠房頂部的“唐山雙龍乳業”6個字褪去光澤。
這里原是唐山雙龍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龍乳業”)的廠址,2008年因拖欠奶農錢款,依法被灤南縣法院采取強制執行措施。2012年6月28日,經司法拍賣,雙龍乳業13333平方米(約20畝)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42項、房屋建筑18項,被武永平以550萬元的價格中拍。
據武永平介紹,拍賣成功后,他便著手土地過戶事宜,卻一直被灤南縣國土資源局告知“無法過戶”“只能過戶9畝土地”。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雙龍乳業的實際建設用地與國土規劃用地有較大出入。雙龍乳業北臨唐樂公路,根據灤南縣國土資源局頒發的土地證,雙龍乳業的規劃用地是與公路呈平行關系、東西方向的20畝地,可實際建成了與公路呈垂直關系、南北方向的20畝地。實際建設用地與國土規劃用地僅有9畝是重合的,其它部分并不吻合。
據了解,在司法拍賣之前,灤南縣法院于2011年3月13日出具《關于唐山雙龍乳業有限公司土地使用權瑕疵說明》:“經本院與灤南縣國土資源部門將地宗進行違法占地所作的處罰顯示,該土地使用面積準確,但占用土地與實際批復不符,部分建筑物建于未有批復的土地上。特此說明,望拍賣過程予以告知。”“對于瑕疵,我是清楚的。但當時只告知有瑕疵,沒告知后果。要是早知道無法過戶,我肯定不會參加競拍。”武永平說。
對于武永平的問題,記者走訪了灤南縣法院。根據法律規定,司法拍賣前,法院一般需要對拍賣標的物進行審查。在雙龍乳業資產的拍賣前,灤南縣法院也組織開展了相關審查工作,其中,先后委托兩家評估公司,作了關于雙龍乳業機器設備、房屋建筑的資產評估和土地估價。記者從這兩份評估報告中進一步了解到,評估只是資產評估,不涉及性質問題的審查,比如土地屬性、違章建筑。
雙龍乳業的實際建設用地和國土規劃用地約有一半不吻合,為何依然進行司法拍賣?“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只要事先告知競拍人,瑕疵物是可以拍賣的。一半不吻合屬于瑕疵,哪怕是90%的不吻合,也還是瑕疵,照樣可以拍賣。”灤南縣法院執行大隊大隊長孫更生給出的解釋是,“我們將評估報告分別送至雙龍乳業和奶農,雙方均未提出異議,認為可以由此解決欠款債務糾紛。我們自然就組織司法拍賣了。”
始終在“協調”
“把他人的債務糾紛解決了,卻把我坑苦了!”武永平介紹,競拍一個月后,2012年7月27日,灤南縣法院依法作出裁定:一、位于灤南縣扒齒港鎮的唐山雙龍乳業有限公司所有的國有土地使用權13333平方米、機器設備、房屋建筑歸武永平所有,自交付起轉移給買受人武永平。二、買受人武永平可持該裁定書到財產管理機構辦理相關產權過戶手續。“裁定書第二條寫得很清楚,白紙黑字并且蓋有大紅章。當時看到這個,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疑慮,沒想到一去辦手續,就碰到了釘子。”武永平說。
交了錢土地卻過不了戶,自那以后,武永平常年奔波。“6年了,來往北京和灤南的過路費、住宿費都花了10萬多元。”“能找的人都找了,當地縣委書記、縣長換了三撥兒了。”
對此,記者在隨后的采訪調查中也得到了證實。有部門負責人表示,曾多次走訪實地了解情況;有鄉鎮負責人表示,曾多次參加縣領導組織召開的協調會。“當地每個領導見到我,都是笑臉相迎、態度也好,表示盡快協調或正在協調。但是6年了,問題就是得不到解決。”武永平說。
其間,武永平還就灤南縣政府、縣國土資源局不作為的問題,先后向唐山中級人民法院、河北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通過相關裁判文書,記者了解到,河北高級人民法院是在程序上以武永平不符合起訴條件為由,駁回了武永平起訴,并未對“該不該過戶”的實質進行裁決。
“550萬元爛在這里,想到這事就整晚整晚睡不著。”武永平表示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有取得實質效果。他還介紹,2015年經過反復協調,縣政府批準賠償了損失110萬元,并且承諾當年年底辦好土地過戶手續。“可是,錢是拿到了,證就沒下文了。”
到底卡在哪
過完下個月,就是第七個年頭了。武永平的問題,究竟難在哪?隨著記者的進一步調查,更多情況浮出水面。
從實地看,雙龍乳業實際上只是利用了國土規劃用地的9畝,國土規劃剩余11畝依然被米官營村的被征地村民使用。辦理土地過戶,就會涉及這些被征地村民能否再繼續使用的問題。在灤南縣多個部門看來,這是土地一直不能過戶的重要癥結。
據孫更生介紹,這11畝地已從村集體土地規劃變更為工業用地,雙龍乳業當年依法繳納了征地費用,被征地村民應取得每畝地2.8萬元的補償??墒沁@筆錢被當時的村委會截留了,事后換屆時又沒有及時交賬,這筆錢到底去哪了?其二,有人提出,每畝2.8萬元是當年的征地補償標準,應該按照現在的土地價格進行補償,即五六萬元,那么這筆錢該誰出,中間差價該誰給?“這兩個問題查不清楚,解決不了,武永平的土地過戶還是難。”
記者再次來到武永平拍賣所得的地塊,見到了扒齒港鎮黨委書記張金明、米官營村支部書記劉愛京。兩位均表示,自己任現職時間不長,對“歷史遺留問題”并不太了解。對于當年2.8萬元補償款的去向,劉愛京語焉不詳,“這是前任村干部辦的,他們給沒給村民,我們需要了解,現在還沒弄清楚。”
經過反復協調,記者與灤南縣國土資源局局長張永明取得了電話聯系,對方表示,“說實在的,要解決這事也沒啥難度,就是手續湊不全、上不來。”所謂的手續包括一張需要所有被征地村民簽字的表格。“村里不給補償款,村民就不簽字,村、鎮就報不上來材料,我們就沒法辦手續。”
就在記者采訪調查期間,長達6年沒能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終于有了新進展。11月20日傍晚,孫更生告訴記者,“剛才縣領導來了電話,說是10天之內、月底之前抓緊解決武永平的問題。”
11月21日上午,灤南縣常務副縣長張福增召集張永明、孫更生、張金明等人開會,研究解決武永平的難題。武永平也參加了此次會議,表示會議開得干脆利落。張永明還在電話里告訴記者,“今天(21日)下午,財政、測繪和鄉鎮就會到現場開展評估……鎮上報材料,我們馬上、立即發證!”
截至記者發稿時,武永平表示,事情仍在處理中。司法拍賣的土地最終能否過戶,本報將繼續關注。
■編后
優化環境要體現在具體行動上
一個長達6年尚未解決的問題,如今表示在10天之內抓緊解決。聽到這個消息,武永平的臉上瞬間有了笑容。
近些年來,我國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努力讓民營經濟充滿活力。但是在個別地方,服務型政府的理念尚未樹立,沒有把民營企業的相關訴求真正放在心上。對企業來說,小事也是大事,一個手續沒有及時辦成,一個問題沒有妥善解決,代價往往就是工程項目的延誤、巨資成本的耗費,甚至有的很可能就此被拖垮了。另一方面,營商環境好不好,也關乎一個地方的發展前景。企業發展順心、健康了,市場才會有活力,才可能引來更多的投資和消費,地方發展才會有持久的動力。反之,企業將會“用腳投票”,地方發展難免陷入被動和落后。
為企業經營鋪路,就是為地方發展開路。各地政府部門要加強自身建設,把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在行動上,當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時,應積極作為,靠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