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法實施后,稅制改革需公平對待線上線下
新京報漫畫/陳冬
行業觀察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線上和線下零售將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競爭,新零售的大潮或將加速到來。
電子商務領域的稅收問題,是市場高度關注的話題。電子商務作為新興而又發展迅速的領域,市場擔憂征稅將會導致商品價格上漲和電商競爭力下降,使得監管部門對電商征稅持謹慎態度。隨著1月1日起電商法的正式實施,尤其是“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并依法享受稅收優惠”條款的寫入,再次使電商征稅問題成為市場和行業熱議的話題。
應該說,對于電商法下的線上電子商務領域稅收改革,不能只局限于線上電子商務領域,而應該放眼到整個經濟發展格局中統籌考慮。建立既有利于線上電子商務發展、又能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稅收制度體系和規則要求,其核心要點就是對線上和線下零售采取統一的稅收政策,做到公平調控與降低稅負兼顧推進,促進線上線下零售行業的同步發展,共同為經濟高質量服務。
線上電子商務同線下實體經濟一樣,是零售行業的不同業態。在當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時代,需要將線上電子商務和線下實體經濟同等對待,采取相同的支持措施和監管規則。
因此,作為調控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稅收政策,不能再對線上電子商務稅收監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采取放任自流的監管政策,導致線下實體經濟始終不能公平競爭,而應該著眼于公平調節的角度,完善稅收法律制度,加強稅收公平征管,促進線上線下零售行業的公平發展。
線上電子商務主要涉及流轉稅和個人所得稅。對于線上電子商務涉及流轉稅中的增值稅和相關的城市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稱作流轉稅的兩個附加稅),結合當前國家“更大規模的減稅政策”,特別是涉及增值稅稅率改革,可以大幅度降低線上電子商務和線下實體零售商業的增值稅稅負。比如,對線上線下零售業務,可以將目前3萬元的增值稅起征點大幅度提高至10萬元或者更高。
對于電子商務行業的個人所得稅,由于涉及個人的稅后收入,而目前個人所得稅改革已經實施以及個稅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制度確立,使得個人所得稅在推進綜合稅制方面取得突破,稅制公平性大大加強。因此,不管是線上電子商務還是線下實體零售,抑或其他行業,都需要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進行監管,促進個稅收入的應收盡收和依法征管,切實發揮個稅促進收入分配的功能,促進社會公平發展。
當然,對線上電子商務征稅導致產品價格上漲等問題,其實大可不必擔憂。因為按照低稅負的原則改革線上電子商務稅收政策,那么流轉稅對電子商務的影響并不大,電子商務在房租及其相關的水電費、雇用人員經費等方面占有相對優勢。反過來,電子商務領域從業者應該樹立依法納稅的意識。畢竟,對于每個人來說,希望享受到更多的公共服務,需要相應的國家財政來保障。
所以,包括電子商務領域的從業者,都應該依法納稅,形成公平的競爭環境。只有營商環境公平,才能促進各種經濟要素的發展,激發創業者的創業積極性,推動社會財富的蛋糕做得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