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熗鍋致癌、食鹽有毒、薯條治脫發……在今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十條刷屏朋友圈的謠言入選2018年食品謠言十大案例。
在今日舉行的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之一、2019食品安全謠言治理行動論壇上,《2018食品安全謠言治理報告》正式發布。報告從傳播情況、人群畫像、典型案例等維度對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進行分析,并公布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十大案例。
十大案例分別為:星巴克咖啡致癌、大蒜熗鍋致癌、海綿做八寶粥、薯條治脫發、草莓是最臟水果、熱檸檬水能治療癌癥、生吃白糖體內長螨蟲、木耳打藥、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有毒、醋蛋液包治百病。
報告同時指出,從傳播渠道看,2018年食品謠言及辟謠信息中69%通過微信傳播,15%經微博傳播。
從謠言內容看,57%的食品謠言與食用農產品有關,例如草莓是最臟水果、吃柚子感染bp5病毒死亡、吃小龍蝦得哈夫病、螃蟹與酸奶同食中毒等。33%的食品謠言涉及加工食品,如星巴克咖啡致癌、瓶裝水致癌、食鹽有毒、酸奶和柿子同吃致死等。
哪些人更容易中招?報告指出,由中國人民大學公共傳播研究所等發起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女性較男性更易相信食品謠言;鄉村人口較城鎮人口更易相信謠言;中、低收入群體比高收入群體更容易相信謠言。
報告提醒,與2017年相比,2018年食品謠言數量、影響范圍和危害均有所減少,不過一線城市和東部沿海城市如上海、北京、江蘇、浙江等,壓力依然較大,食品謠言出現向大城市、中產階層轉移跡象。
對此,報告分析認為,中產階層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對謠言和辟謠的信息更加關注,所以此類信息在一線城市和東部沿海地區傳播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