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消費者協會等相關部門發布通知,指包括掌閱在內的40款App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方面存在問題,且未公開有效聯系方式,敦促整改。平臺濫采用戶個人信息屢禁不止,有信息安全專家建議,應對此類違規情況加大處罰力度。
在數字閱讀群雄競起的當下,掌閱科技自成立以來雖營收看漲,但卻在今年一季度亮起紅燈,一季度營收和凈利潤雙下滑。實現營業收入4.50億元,同比減少3.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98.21萬元,同比減少13.28%。
重重挑戰下,掌閱科技股價也從2017年末73元的最高點,跌至15.15元,跌幅79%,市值也從曾經的260億跌落至如今的60.75億,蒸發近200億。
營業成本增速高于營收增速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盡管“吸金能力”不如以往,但是“花錢”卻在不斷上升,而且增速高于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成本 134,245.65 萬元,同比增長 14.65%,主要由于數字閱讀及版權產 品業務規模擴大,公司在渠道推廣和版權內容方面加大投入。
重重因素下, 2018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減少 37.14%,根據財報解釋,主要系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和流出的凈影響所致。一位業內分析人士曾指出,掌閱賴以生存的數字閱讀業務之所以增長放緩,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成本投入難以見回報,但是不繼續投入又會被行業淘汰。由此,也引發市場擔憂,數字閱讀持續高增長的成本投入能否變為預期收入。從今年一季度財務情況來看,掌閱的問題似乎并未得到有效解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4.50億元,同比減少3.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98.21萬元,同比減少13.28%。
進軍影視前景難測
為了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掌閱科技今年在積極尋找盈利增長點。
3月5日晚間,掌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表示將出售負責電子閱讀器硬件終端業務的子公司股權。掌閱科技表示,公司看好智能閱讀器未來的發展空間,但是在大規模銷量普及之前的市場滲透階段,預計近期的銷售毛利難以平衡在研發和營銷上的投入。因此,為了使公司聚集資源發展輕資產模式的數字閱讀業務,同時更好地保證硬件業務發展的資金投入,減少戰略束縛,決定將深圳掌閱、掌閱智能出售給受讓方。
這是掌閱科技及時止損的信號,隨后它還將業務進行產業鏈上的擴展。就在前段時間,掌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增對外投資,與王良、天津影文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共同投資設立北京掌閱影視有限公司,該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王良。王良為大股東,持股比例為55%,掌閱科技持股15%,經營范圍為廣播電視節目制作;電影攝制;翻譯服務;電腦動畫設計。
不過,硬件收兵,影視進軍這是網絡文學步入下半場,網文公司集體面臨的考驗。以其對手像 “閱文集團”為例,同樣是網文公司閱文集團卻在騰訊正門人馬化騰的孵化下市值遠超掌閱至少3倍以上,而進軍影視界也可以迅速保墑騰訊系大文娛這棵大樹好乘涼。反觀掌閱大事記記錄上,關于掌閱融資的消息所公開內容并不多,長江商報記者在企查查上查閱其前幾大股東,也并無影視領域巨頭身影,也就是說又掌閱科技能否拔得頭籌仍有眾多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