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市金融系統緊緊圍繞“六穩”“六保”工作要求,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市系列金融支持政策,為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提供金融保障。
加強政策引導 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我市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疫情防控期間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制定出臺《張掖市2020年銀行業信貸增長指導意見》《張掖市金融支持防疫情保穩定促發展的實施意見》,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引導金融機構積極對接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高效便捷提供信貸支持,河西制藥、雪潤生化等64戶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貸款余額達10.87億元,有效滿足了生產資金需求。督促金融機構統籌信貸資源,降低貸款門檻,簡化審批流程,進一步提升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效率。至6月底,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為各類企業發放貸款1670筆76.54億元;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245.23億元,同比增長3.5%;全市各項貸款余額達673億元,比年初增長4.33%。引導保險機構發揮保險保障功能,積極推廣疫情防控綜合保險,全市承保商貿流通服務企業12家,政府補貼保費24.9萬元,提供風險保障1660萬元;創新推廣“財產基本險+營業中斷險”保險產品,累計承保企業99家,提供風險保障1932萬元,有效解除部分企業復工復產后顧之憂。
優化融資服務 幫助企業紓困解難
組織開展“百名行長聯千企”銀企對接活動,市縣兩級金融機構100多名“行長”精準對接民營和小微企業700多家,著力解決企業融資困難。督促金融機構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期間金融信貸政策,對受疫情影響較大、貸款到期還款困難企業,靈活運用無還本續貸、應急轉貸、展期等措施穩定授信,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上半年,各金融機構為資金周轉困難企業辦理續貸487筆29.3億元、展期貸款326筆9.71億元,其中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文化旅游、批發零售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續貸、展期貸款443筆23.69億元。同時,持續加強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不斷提高融資擔保能力,轄內12家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小微企業貸款在保余額達32.19億元。充分發揮應急周轉金作用,全市59戶企業獲得甘肅金控集團應急周轉基金支持,轉貸貸款5.74億元;市縣兩級政府應急周轉金為23戶企業轉貸貸款7863萬元。為祁連牧歌、綠涵、發年等養殖業、種植業龍頭企業紓困,綜合運用各類金融政策,幫助企業穩步發展。
深化減費讓利 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全面執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定價機制,嚴格落實金融服務收費減免政策,進一步規范小微企業擔保、評估等收費行為,推動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引導金融機構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適當下調貸款利率,有效減輕企業負擔。疫情防控期間,金融機構對貸款抵押資產免收評估費用,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游等行業企業,一律減按1%收取擔保費。用足用好國家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政策,為農信合機構發放支農再貸款專用額度3.58億元,帶動發放小微企業優惠利率貸款6.1億元。上半年,全市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降至6.52%,較上年同期下降0.9個百分點。
聚焦脫貧攻堅 加大金融扶貧力度
引導金融機構建立有利于增加“三農”和小微企業信貸投放的工作機制,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深入實施特色產業發展貸款工程,設立特色產業貸款風險補償金5990萬元,撬動金融機構發放特色產業貸款55.36億元,有效緩解產業發展融資難題,提高產業帶貧能力。認真落實扶貧小額信貸政策,持續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戶、邊緣易致貧戶、脫貧監測戶發展生產融資需求。至目前,全市扶貧小額信貸余額9451萬元,今年新發放1934戶9091萬元、續貸337戶535萬元。鼓勵金融機構發放優惠利率貸款,支持貧困群眾發展生產,各縣區農信合機構累計發放“脫貧助力貸款”1019戶4710萬元。充分發揮農業保險保障作用,大力推廣政策性農業保險。至6月末,全市政策性農業保險實現簽單保費收入2519.59萬元,支付賠款1207.91萬元;建檔立卡貧困戶參保種養殖保險7164戶,獲得賠款241.12萬元。
推動金融創新 著力拓寬融資渠道
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各銀行及時推出“無還本續貸”“經營快貸”“稅易貸”等多種信貸產品,有效提升了疫情期間小微企業融資獲得率。引導金融機構推廣“銀稅互動”信貸產品,提高小微企業首貸率和信用貸款占比。上半年,各金融機構為598戶首貸企業發放貸款11.07億元,發放小微企業信用貸款973筆3.51億元。充分發揮政策性開發性銀行項目貸款周期長、利率低的優勢,靈活運用擔保增信方式,采取政府投融資平臺“統貸統還”、農戶逐年還款、財政貼息等扶持措施,創新“政府引導推動、農戶無負擔、銀行無風險”的張掖模式,有效解決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項目融資難題。全市獲批國開行、農發行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項目貸款12.5億元,已投放8.2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