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晚間,黃金價格出現大跌,Wind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8月11日收盤,倫敦現貨黃金收跌5.7%。劇烈波動其實是近段時間黃金行情的常態。受訪專家對此分析認為,這一輪金價大漲主要受全球疫情與各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的影響,漲勢已超出預期。投資者如果把黃金作為長期投資,可考慮適當配置;如果做短線投資,則需要關注風險、謹慎對待。
黃金避險作用顯現
“如果您是想要兼具收藏和投資功能的黃金,那我們推薦購買銀行發售的投資金條或黃金紀念幣。”某國有大行營業網點理財經理向《金融時報》記者介紹道,“金條上有防偽標志,由我們銀行背書,以后如果想要出售也比較容易;而紀念幣通常是限量發售,甚至可能采取限購,更為稀缺。”
近日,記者走訪幾家銀行在北京的營業網點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詢問和購買黃金理財產品的客戶較此前明顯增多,金價上漲,投資者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總體來看,較小克數的黃金產品、積存金等賬戶貴金屬理財產品、貴金屬紀念幣最受歡迎。”上述理財經理表示。然而,最近一周左右,客戶的購買積極性略有下降,咨詢者多于購買者。“客戶比較擔心現在高位買入黃金可能會成為接盤的人。”
此外,紙黃金與黃金ETF投資悄然升溫。多位銀行貴金屬業務部門主管向記者透露,今年上半年,開戶參與紙黃金交易、或加倉黃金ETF產品的年輕白領相當多,主要原因是他們認為紙黃金買賣便利性遠遠高于實物黃金,且部分金融機構提供一定杠桿投資倍數讓他們有機會“以小博大”。
“黃金的避險作用正在凸顯。”武漢大學客座研究員唐大杰告訴《金融時報》記者,只要是公開的、自由的市場交易,都不存在“過高”的價格。黃金價格在今年上半年之所以出現大漲,是因為在疫情之下,大家都在尋找安全的資產避險。
“最近金價走勢反復,加上部分國家疫情明顯反彈,可能會在短期內導致波動性快速上升。”世界黃金協會在報告中表示,疫情的發生給資產配置帶來了結構性轉變,黃金市場如今變得空前“擁擠”,游資的進入加速了市場資本流動,也加劇了價格的波動。
黃金消費短期內難見起色
在濃厚的避險情緒下,除了黃金以外,其他貴金屬價格也出現明顯攀升,白銀、鉑金、鈀金價格紛紛創新高。
7月28日,上海黃金交易所發出公告,警示金銀交易風險。當天,工商銀行發布通知稱,將暫停賬戶鉑金、賬戶鈀金、賬戶貴金屬指數全部產品的開倉交易。此后,交通銀行、民生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多家銀行跟進,宣布暫停部分貴金屬賬戶開倉交易。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熊啟躍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對此分析認為,“當前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穩定因素增多,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性加大,發生極端風險事件的概率上升。貴金屬交易很多是代客交易,投資者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和風險防范意識。暫停交易體現了對投資者的保護,也有助于金融機構更好地控制風險暴露頭寸。”
記者通過走訪北京市部分銀行網點了解到,目前的賬戶鉑金、鈀金等開倉交易確實暫停了,但賬戶金銀仍可正常交易。工商銀行方面表示,近期貴金屬資產價格大幅波動,停止交易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客戶的安全和控制風險的需要。
有意思的是,記者走訪北京多家金店發現,面對金價的大漲,購買金條、金飾的消費者卻并沒有顯著增多。“中國大媽”搶購金條的“追漲”盛況不再。某金店銷售人員表示,近期,反而是出售黃金的客戶明顯增多,黃金回收業務格外火熱。
數據也印證了這一市場動向。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黃金產量、消費量雙雙同比下滑,國內原料黃金產量同比下降了5.87%,全國黃金實際消費量同比下降38.25%。
對此,專家分析認為,實際上,今年上半年,國內的黃金零售、首飾類消費出現下降,是與全球的黃金消費下降一致的。“本輪黃金的牛市是投資帶動的,而不是消費帶動的。全球的黃金基金持續增長,投資者是在尋求黃金避險,體現的是黃金的避險屬性。從這個角度看,黃金的消費短期內可能難以出現起色。在經濟下行周期內,消費類的項目一般都會下降。”熊啟躍表示。
未來金價走勢取決于多重因素
很多投資者關心,現在“入局”黃金投資是否還有機會?漲勢大行情還會延續多久?“在當前環境下,黃金將是一項艱難的交易,因金價創下了新的高位紀錄,且波動性加劇,投資者需要更具戰略眼光,逢低買入,逢高了結獲利。”熊啟躍表示。
“當前黃金市場避險情緒高漲,有過熱傾向,投資依然需要謹慎。”北京看懂研究院研究員付學軍受訪時認為,仍然繼續看好黃金價格走勢,但同時也要關注短期回調風險。
中銀香港金融研究院經濟學家丁孟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黃金價格上漲過快,存在回調風險。在目前低利率環境下,持有不生息的黃金的機會成本低,適合作為安全資產長期持有。但對于5年以上的投資期限來說,還需要考慮未來通脹的變化。
“黃金價格走勢取決于多方面因素的變化,例如中美關系、疫情未來的發展以及美元走勢和通脹數據的變化。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實體黃金的需求在本輪金價上漲中并未有效增長。來自ETF的投資需求增長,有價格大幅回調的風險。”丁孟表示。
著名頭部資產管理機構研究員王權認為,疫情發生后,世界各主要經濟體普遍量化寬松、低利率的形勢下,資金流向黃金,本質上符合資本流動規律。下一步,黃金價格應該在短期內還會有小幅上升。當然在到達價格峰值時,又會形成拋售,最終達到黃金市場與資本市場、貨幣市場等多個市場的均衡狀態。
“我們目前也注意到,整體市場波動率加劇,我們也會提示客戶注意風險控制??紤]到短期波動風險,在投資上可更多關注積存金和實物類長期投資的品種。”上述銀行理財經理表示,在家庭資產中配置5%至10%的實物黃金資產,可以起到避險和抗通脹的作用,合理平攤風險是后期投資者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