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數據實現動態監管是南樓經濟開發區加快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南樓經濟開發區鎂產業興旺了,環保問題也隨之顯現。為加大環保綜合整治力度,南樓經濟開發區打出綠色發展的“三張牌”——
整合園區,騰挪發展空間。一方面實施遷村移民,盤活土地資源;另一方面,完善基礎設施,壯大工業園區,鼓勵發展科技型、成長型、補鏈型企業,對現有土地實行精細化管理。
整合礦山,規范開采秩序。過去,由于過度開采、行業無序競爭、產業集中度相對偏低,致使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等問題較為突出。南樓經濟開發區通過整合資源,控制開采規模,在提升行業經營管理水平的同時,實施環保生態恢復,走出一條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整合企業,聚焦創新發展。通過對開發區內關停的148家企業進行兼并重組,盤活閑置土地、廠房、設備,并引進科技創新的新工藝、新項目。
多措并舉之下,南樓經濟開發區的鎂產業提檔升級正在加速推進。在寶隆集團豐薈公司,一座投資1000多萬元的進口不燒磚烘烤窯已進入生產調試階段。據介紹,其投產將一次性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全部污染排放問題。在其隔壁,營口新型硅制品有限公司利用生產鉻鐵合金所產生的煤氣為新上的輕燒氧化鎂粉生產線提供能源,不僅解決了污染問題,每年還可節約能源成本1500余萬元……2022年底前,開發區耐火材料企業將全部完成升級改造。
傳統企業煥發新生機,源自政產學研的聯手。依托遼寧科技大學、沈陽化工大學、東北大學等高校,南樓經濟開發區加速成果轉化,重點攻關關鍵技術,開發新型鎂質材料,不斷促進“粗糧細作”,實現礦產資源的“吃干榨凈”。
邁向綠色發展,不僅要力促傳統企業轉型升級,也要瞄準新產業精準發力。遼寧鎂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東北亞鎂質材料交易中心、沈陽羅泰智能系統有限公司合資組建遼鎂產業科創服務有限公司,做大做強鎂質材料線上交易平臺,推動涉鎂企業機械自動化改造升級,同時與省內外各大高校交流洽談,將在產品檢測、礦山修復、土地規劃、在線監測等方面展開合作。
如今,開發區的鎂產業已逐步變身“美”產業。以特色鎂產業為項目支撐,開發區正規劃和打造特色產業集聚、宜居宜業、生態和諧的中國鎂都科技小鎮,全面提升開發區的競爭力。據了解,目前小鎮首個項目——總投資12億元的信威產業園即將進入實施階段,未來一座集住宅公寓和教育培訓的綜合體將率先在園區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