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創業板低價股爆炒是無奈下的自救行為。今年5月份,A股市場掀起了退市狂潮,有8家上市公司因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元而被強制退市。隨著注冊制的進一步擴展,上市公司混日子將逐漸成為歷史,退市的風險必定是與日預增,尤其是在創業板連續上漲了近2年的背景下,超跌低價股若再不爆發,一旦創業板急轉直下,這些低價股滑向退市的深淵可謂輕而易舉。因此,這些超跌低價股的上市公司管理員使出渾身解數來促使股價遠離面值退市的紅線,是無奈之下的自救行為。
其次,超跌低價股飆升源于資金面吃緊。倘若市場資金面寬裕,則大概率是系統性上漲行情,超跌低價股也會與其他個股一樣比較均衡式地上漲。而近段時間,絕大多數股票疲態盡顯,與之相伴的是創業板低價股飆升,說明二級市場流動性是比較緊張的,其理由在于,創業板超跌低價股不僅股本小而且股價低,若資金面寬裕的話,就不可能出現這種蹺蹺板效應。正因流動性緊張程度可能比市場預期的還要高,才會導致資金集中攻擊股本最小的創業板超跌低價股群體(連滬深主板中小板的低價股都很難受待見了,為什么呢?盤子大了點難以拉動啊)。其實,還有一個很小的細節可以體現出二級市場流動性緊缺,那就是創業板首批18家新股中的康泰醫學,在上市首日拉出了“釣魚鉤”形態,而套在308元山頂的資金是極少的,表明流動性是非常吃緊的。由此可見,超跌低價股飆升,反倒把二級市場流動性緊張的熱點給暴露出來了。
然后,超跌低價股飆升不過是技術上的補漲。創業板這輪大漲行情已經快2年了,但有不少超跌低價股低位蓄勢了1年以上,技術面積累的做多動能相當豐厚。時下行情進入了末端,超跌低價股展開補漲行情也是合情合理的。
最后,操作上不宜盲目追高和持股。就當前創業板的形勢來看,消滅3元股不難,但要消滅4元股卻沒多大可能,原因在于整個創業板的估值高達62倍,且這些超跌低價股要么虧損要么市盈率高達成百上千倍,業績是支撐不了這么虛高股價的。從這個角度講,創業板低價股群體一旦觸及到前幾年的套牢盤密集區,很容易被打回原形。若基本面遲遲得不到改善,面值退市就很可能卷土重來。所以,投資者在操作上,切忌追高創業板超跌低價股的脈沖行情,以免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