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我來一個素餡餅,一會兒吃完不夠我再拿。”醫生李娜排隊領取了一個餡餅后坐到餐桌旁。中午時分,醫護人員正在食堂保持一米間隔,有序排隊打飯。食堂墻壁上張貼著“文明用餐”“使用公勺公筷”等公益宣傳海報。負責餐口分餐的師傅告訴記者,自從倡導節約以后,員工們都按需取餐,文明用餐。
市第三人民醫院食堂負責人趙永利說:“現在為了避免浪費食材,食堂由每周采購一次改為每天按需采購。一方面保證食材新鮮,另一方面避免浪費原材料。同時,食堂采取制售小份菜、菜品烹制從大鍋轉為小鍋、多次少炒等方式避免浪費。”
李娜表示,每個家庭都要勤儉持家、做文明健康家庭的倡導者。從每個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從節約一粒米、一滴油做起,減少浪費、減少廚余垃圾。家長先行示范,通過“大手”拉“小手”,言傳身教帶動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樹牢節約為榮、浪費可恥的家庭觀念。
職工陳蕾說:“醫院提倡按需點餐、按量取食、拒絕鋪張、不講排場、剩菜打包、人走盤光、珍惜糧食、杜絕浪費,號召全院員工做光榮的‘光盤俠’。作為醫院員工,我們會把節約落到實處,用實際行動倡導文明節約。”
市第三人民醫院辦公室主任苗洪波介紹,市第三人民醫院結合醫院工作實際,領導干部以身作則,帶頭執行中央關于嚴格控制行政開支的要求,反對鋪張浪費,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樹立節儉之風。全院上下樹立節約意識,堅持從工作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做起,讓厲行節約、勤儉辦事成為一種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他說:“勤儉節約的美德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節約用電用水,人走燈滅,離室關電;節約辦公用品,愛護公共財物,妥善保管,合理利用;節約公務招待、公務用車支出;切實管好用好固定資產,杜絕不合理損失……始終把勤儉節約作為一種美德來傳承,作為一種作風來錘煉,作為一種責任來落實,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