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部因素來看,美股結束了之前不斷創新高走勢,開始出現大幅下挫。美股下跌特別是美股的領頭羊科技龍頭股大跌,對全球資本市場短期走勢形成較明顯沖擊。A股市場也不例外,上周A股市場出現了較大幅度回落。近期消費白馬股多空分歧加大,以及之前絕對漲幅較多,出現了獲利回吐和一定回調,打壓了市場人氣。一些游資拉抬低價股小盤股,吸引散戶跟風,之后相關個股被停牌警示,小盤股低價股熱炒之風受到了一定遏制,同時也導致創業板指數出現較大幅度回落,這些內外部的因素共同影響了市場的表現。
盡管近期指數調整,但空間并不大,而且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經濟景氣度持續回升,市場支撐作用力依舊。隨著三四季度經濟持續回升預期,企業盈利也有望繼續回升,提振市場以及股價。在近期調整過程中,散戶有出逃以及減持表現,但機構卻顯示出抄底意愿,尤其是超百億資金借道股票ETF入市,明顯有機構資金介入跡象。市場新的方向可能重歸基本面以及成長賽道。
經歷上半年機構抱團以及持續浮贏后,部分抱團板塊估值高企,機構產生一定分化,而資金炒作低價股群體行為又遭到遏制,資金可能重新回歸基本面,而且降低估值配置。隨著經濟景氣度回升,低估值以及周期類標的或成為資金新的著力點,尤其是金融地產以及煤炭鋼鐵等具備估值修復需求的標的。科技發展以及消費升級下,具備持續成長性的科技以及消費類標的,仍有望成為資金抱團的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