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成立,新材料是三大重點方向之一。我們認為在內循環背景下,新材料產業具備兩方面機遇:1)產業遷移等行業性機會,催生國內材料需求提升。半導體、5G等產業加速向國內轉移,對上游材料的自主可控需求明顯提升。2)傳統產業如消費電子、汽車等領域的部分關鍵材料以進口為主,隨著國內材料技術改進,部分材料已切入主流市場,如汽車尾氣凈化部分材料等。建議關注20Q1和Q2歸母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和環比增長的國產替代新材料企業天通股份、貴研鉑業、博威合金。
半導體材料:國產替代進程加速,多點突破
SEMI數據,14-19年我國半導體產業規模復合增速約20%。07-18年中國大陸半導體材料市場的復合增速11.30%,顯著超全球平均增速(2.21%)。國內封裝材料如引線框架、封裝基板等在國內發展相對成熟;半導體制造材料由于其高壁壘、高客戶轉換成本等特點,高端產品基本由歐美日壟斷,19年國產化率仍不足30%,隨著產業加速向國內轉移,電子特氣、濕電子化學品、光刻膠、靶材、石英等領域部分國內企業切入進入主流晶圓制造產線進行上線驗證,部分產品實現了批量供應。
5G材料:科技基建重點,材料升級在即
據中國移動研究院,2025年5G帶動的國內間接經濟產出規模將達到十萬億元,主要來自與5G相關的交通、工業、視頻娛樂、教育、醫療等。5G產業鏈正朝著超高頻、大寬帶、物聯網化、高度集成等特征趨勢變化,對相關材料和工藝提出更高要求。我們認為與這些方向相關的電子材料主要分布于導電、散熱、數據傳輸、屏蔽、濾波和新型顯示等領域,包括用于剛性PCB生產用電解銅箔、撓性PCB生產用壓延銅箔、SAW濾波器壓電晶體、顯示和半導體生產用靶材、軟磁材料和銅合金材料等。
尾氣凈化材料:國六提標促尾氣凈化市場擴容,國產替代蓄勢待發國內持續提高相關排放標準,國內尾氣催化器市場主要由海外化工巨頭占據。由于催化器客戶及主機廠對材料性能及生產穩定性要求較高,行業存在認證壁壘。以汽車蜂窩陶瓷載體為例,在國五升級國六的過程中,Marklines預計我國市場規模有望從40億元擴至202億元。我們預計,隨著國六標準的持續推進,汽車尾氣凈化產業鏈需求有望進一步提升。建議關注20H1業績逆勢改善,同比和環比雙增的新材料企業
建議關注20H1業績逆勢改善,歸母凈利潤同比和環比都有明顯改善的國產替代新材料企業:1)天通股份:傳統軟磁和藍寶材料景氣恢復中,積極布局SAW濾波器壓電晶體和12寸半導體單晶爐和切磨拋等相關專用設備。2)博威合金:主營銅合金業務,聚焦精密組件、智能終端和電子等領域,積極布局散熱、充電樁和數據傳輸等材料。3)貴研鉑業:國內貴金屬龍頭,受益于行業供需格局改善;國六標準帶動鉑族汽車催化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