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7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3.2%,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上漲85.7%。
豬價為何持續高位運行,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位農業板塊的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內的生豬養殖產業受到2019年非洲豬瘟因素影響,使得供需層面始終處于緊張狀態,是豬肉價格持續處于高位的主要因素。而今年又有很多特殊因素影響,隨著國內豬肉消費逐步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供需端的不平衡或令豬價難有大幅回落的可能。”
今年上半年,生豬養殖為A股市場的一大“造富”板塊,豬企上市公司賺錢效應使之成為整個市場投資者關注的焦點。龍頭股牧原股份(002714.SZ)上半年大賺107億元,同比暴增70倍。在已披露半年報的上市企業中,牧原股份的凈利潤規模僅次于貴州茅臺(600519.SH)。
與此同時,生豬供給端的壓力又令上市豬企屢斥巨資布局產能擴張,個股創出股價新高后生豬板塊還能“上車”嗎?
A股豬企兌現業績
上市豬企的凈利潤和銷售凈利率隨著豬價周期波動。經歷了2019年的掙扎期,隨著2020年豬肉價格再現大幅上漲,上市豬企的身價亦水漲船高。
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梳理,A股25家豬肉板塊上市公司中,已有18家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告,有7家披露半年報。整體來看,養豬“造富神話”仍在繼續,上市豬企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平均增幅接近10倍。
有著“豬中茅臺”之稱的牧原股份為“自繁自養”模式的代表。公司自2014年上市以來,6年時間總市值已經增加了約35倍。截至8月14日,牧原股份總市值3458億元,股價報92.28元。
半年報顯示,牧原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10.33億元,同比增長193.76%;實現歸母凈利潤107.84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1.56億元。豬價高漲,牧原股份上半年毛利率高達63.27%,同比上年暴增58.93個百分點。
豬價高漲同樣惠及產業鏈上下游非主流頭部豬企。8月15日,主營業務為豬飼料的金新農(002548.SZ)披露2020年半年報。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63億元,同比增長7.72%;實現歸母凈利潤1.85億元,同比大增逾9倍。公司表示,2020年上半年生豬銷售均價較上年同期增長195.63%,養殖業務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就在8月11日,金新農簽署了生豬養殖合作框架協議,依據贛州市定南縣產業發展規劃和公司發展戰略,金新農擬在三年內分期累計投資6億元人民幣,圍繞贛州市定南縣適養區布局設點,充分整合當地各方資源,力爭通過三年的努力,新建年出欄20萬頭的現代化豬場,完善飼料、屠宰和深加工等相關產業鏈。
另外,屠宰加工企業亦乘著東風賺得盆滿缽滿。龍大肉食(002726.SZ)披露半年報顯示,該公司1-6月實現營業收入116億元,同比增長90.23%;實現歸母凈利潤3.04億元,同比大增218.24%。
龍大肉食的主營業務為屠宰。報告期內,屠宰行業實現營收80.66億元,同比增長九成;養殖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675.46%。公司表示,2020年上半年,受非洲豬瘟和新冠疫情影響,生豬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影響了相關產品的毛利率。
豬板塊還能上車嗎
滬指近期連續兩天沖擊3400點未果,兩市再現縮量震蕩,8月13、14日連續兩日兩市成交額不及萬億。
截至上周五收盤,滬指報收3360.10點,周漲幅0.18%;醫藥和TMT占比較高的創業板指數調整明顯,周跌幅達2.95%。板塊方面,藍籌行業明顯表現好于前期強勢板塊。其中,房地產以3.79%的漲幅領跑全行業,農林牧漁、交運等漲幅亦超2%。
經過了第二季度的橫盤調整,A股豬企股價整體自6月下旬開始逐步走高,悄無聲息地跑贏滬指。
Wind資訊數據顯示,豬產業指數(884251)6、7月的月漲幅分別達8.22%、16.64%,8月累計漲幅2.84%。同期滬指的漲幅則分別為4.64%、10.90%和1.51%。
一位上海公募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強周期的生豬養殖行業一般3~4年為一個周期,若長期追蹤上市豬企的出欄量及豬價,盈利釋放點是可以預計的。而豬企開始釋放盈利往往不是布局投資的時點。”
“我們看到,豬企的銷售凈利率與豬價、供給平衡等成強相關。今年二季度國內生豬價格出現階段性回落,豬企出欄價格走低。但5月底開始觸底反彈并連漲6周后維持在高位,8月環比小幅回落,”他進一步表示,“上半年的醫藥、大消費、科技股板塊輪番上漲后,資金在6月提前開始尋覓更具安全邊際的豬肉板塊,是對豬企半年度業績表現給出的市場預期。”
Wind資訊數據顯示,6月下旬以來,龍頭豬企股價迭創新高。8月7日,正邦科技(002157.SZ)股價創出歷史新高,觸及26.68元;天邦股份自6月中旬至今,股價實現翻番,報20.48元,創下2019年5月以來的新高,并錄得板塊同期的漲幅第一;牧原股份也于7月15日盤中創下歷史新高。此外,金新農、龍大肉食7月至今的股價區間漲幅亦超40%。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上半年,生豬產業鏈的飼料、屠宰企業,因豬價大漲出現凈利潤增速遠超營收增速的現象。
以金新農為例,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飼料銷售26.34萬噸(含內銷6.18萬噸),同比減少18.63%;實現飼料銷售收入6.53億元,同比下降17.45%;飼料業務毛利率同比下降1.51%;雙匯發展的屠宰業務也下滑明顯。報告期內,雙匯發展屠宰生豬327.4萬頭,同比下降61.83%,盈利主要因肉制品提價效應明顯。
前述基金經理指出:“頭部主流豬企的盈利能力與出欄量、豬價形成強相關,但屠宰行業或因生豬供應最減少、銷售規模下降的因素困擾。投資者在選擇標的時,應更多關注規模比較大的龍頭養殖豬企,因其具備充沛的出欄存量。而部分因豬價高漲錄得股價、業績大漲的個股,應對基本面著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