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可以負責任的講,中介平臺的二手房源掛牌價,是非常不靠譜的。存在不真實性,不代表著天津的房價,不代表著天津的實際房價水平,不代表著天津房價走勢。最值得懷疑的是房源掛牌價,還與實際成交價比較,基本上是不符合市場實際情況的。以2017年與2020年的某個時段比較房價,根本就是為了推銷房子而為。因此,官方公布的房價與國家統計部門的房價,比較客觀、科學,符合市場實際的走勢。
一則來源于天津的房價消息,震驚了房地產市場,迅速的上了熱搜,看看駭人聽聞的標題《天津房價進入下降通道:一平方米降5000元,兩周下降72萬元》、《天津房價:一平米降5000元、兩周降價72萬,兩周跌回4年前》,不明真相的網民大呼天津房價下跌已成定局。事實上是這個數據來源于中介平臺的二手房源掛牌價,不是商品房成交價,更不是實際成交價。說明數據存在單一性、抽象性,不真實性,無法反應市場實際量價走勢。
值得注意的是不明真相的人都幸災樂禍,以為天津房價下跌了,就可以抄底買房,指望開發商送房,真的是太傻太天真。想想就知道,一個小區的一套房子掛牌價,是不能夠代表天津一個小區成交價格,也不能夠代表整個天津的房價水平,更加不能夠代表著天津房價的走勢。即使是天津二手房庫存14萬套,新房8萬套,天津的GDP與物價水平、人均收入、人口總量、人口增量相比其他直轄市低,房子都不可能白送給你,醒醒吧。
其一是所謂的天津的二手房價大跌,原來是前7月二手房價與這幾年的最高年份比較,缺乏客觀與科學性。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天津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私產住宅分別成交234264套、188751套,成交量分別比2015年增長75%、51%。成交均價分別為13662元/平方米、12354元/平方米,相較2015年上漲16%、19%。天津2017年二手房交易量比2016年下降57%,2019年又比2018年下降11%。今年1-7月的成交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3%,二手房成交均價較2017年下跌了9%。
其二是兩周降價72萬的真相原來是這樣的,掛牌價與實際成交價對比,這是毫無意義的數據。一個說,2016年7月敲定東麗區一套二手住宅,總價款為130萬元。同小區同戶型的二手房掛牌價最高達到了220萬元,如果推算實際成交價,怎么也有210萬元。另外一個說,房子從2014年買入時約150萬元,飆升至2017年3月的310萬元,2019年8月賣,2020年3月成交,價不到240萬元,較最初的掛牌價又下降30萬元。就是說這套房子漲了160萬元后,又跌去70萬。
其三是每平方米平均降5000元的事實是這樣的,就是以2017年最高點與2020年7月比較,這根本是沒有任何價值與意義的參考數據,為什么不與2014年比,為什么不與2018年比,豈不是大大的上漲。最關鍵是這個是一個小區某套房的掛牌價,不是一個小區或者一個區的平均交易價格,也不是實際成交價。說明一個問題,就是掛牌價的對比,房價高點與目前的掛牌價對比,完全是沒有任何可比性的。按照不按照一位經紀人說,相較于2017年,現在市區內的房價每平方米平均降了5000元。
為什么說官方的數據比較符合實際情況、反應出來房價的趨勢,主要是價格的來源與統計方式及指數,不是所謂的掛牌價與時間最高點與目前的房價對比。按照天津市住建委2020年9月10日晚間公布了國家統計局的官方數據,并強調今年疫情過后,天津市房地產市場呈現價升量穩狀態,一直在合理區間運行。可以從下面的三組數據上得到印證。
其一是國家官方的國家統計部門數據,天津市新建商品住房價格連續上漲,今年1-7月份,全市新建商品住房價格累計上漲1%,其中二季度以來連續4個月環比上漲,累計漲幅達到1.7%。二手住房價格微降,降幅持續收窄,今年1-7月份,全市二手住房價格基本平穩,其中7月環比微降0.1%。這組數據,直接證明了天津的房價不可能下跌5000元/平方米。更加不可能出現所謂的兩周下跌72萬元的危言聳聽現象。
其二是天津存量房市場,即二手房市場,疫情期間天津市曾一度出現下降態勢,進入5月份以來,開始出現快速回升,7月份超過去年同期水平。國家統計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7月份,新建商品房銷售661萬平方米、二手房成交714萬平方米,其中7月份新建商品房銷售121萬平方米、二手房成交125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4.7%、19.2%。這組數據,基本上可以說明天津的房價與成交是上升的,房地產市場比較的平穩。
其三是天津市房地產市場服務中心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全市新建商品住房價格同比上漲4.9%,二手住房價格同比持平。8月新建商品房銷售量同比持平,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長22.4%,顯示出天津市房地產市場保持持續平穩向好的發展勢頭。進入今年三季度后,天津市房地產市場住房價格連續上漲,房屋成交量持續增加,房地產市場呈現持續平穩健康發展態勢。因此,天津官方講的,是比較靠譜的,符合市場實際走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