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著企業上市扶持政策不斷推出,成渝地區資本市場隊伍持續擴容。《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今年10月18日,成渝地區合計有186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今年有12家公司上市,合計首發募資123.12億元。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6日召開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會議強調,要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突出重慶、成都兩個中心城市的協同帶動,注重體現區域優勢和特色,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成渝地區迎來政策“大禮包”,為該地區的要素市場化流通和企業創新一體化發展賦能,并引導更多創新資源集聚成渝地區,發揮成渝地區科創中心的輻射帶動能力,引領上市公司轉型創新發展,進一步發展壯大,加速形成具有特色競爭優勢的先進產業集群。
成渝地區A股公司總市值超3.6萬億元
資本市場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的重要力量。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18日,成渝地區A股上市公司增至186家,總市值超3.6萬億元。其中,前五大市值的上市公司分別為五糧液、智飛生物、瀘州老窖、新希望、通威股份,其市值分別為9194.75億元、2591.36億元、2195.37億元、1260.73億元、1231.04億元。
分板塊看,在上述186家A股上市公司中,主板公司104家、中小板公司41家、創業板公司37家、科創板公司4家。從IPO融資情況看,今年成渝地區有12家公司上市,合計首發募資123.12億元。從再融資情況看,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成渝地區A股上市公司再融資(包括定增、配股、可轉債)規模合計304.4億元。從重大資產重組進展看,今年以來截至10月18日,成渝地區已有11家A股公司公告了重大重組進程,其中,5家公司完成重大重組,涉及交易金額136.3億元。
劉向東表示,作為西南地區的重要增長極和創新中心,成渝地區借助科創板、創業板等試點注冊制改革的重要機遇,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賦能,激發創新發展潛力,提升發展質量。不過,與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相比,上市公司數量略有差距,但其申請上市融資的企業數量在持續增長,體現了該地區創新創業發展的活力。
相關扶持政策鼓勵企業上市
近年來,成渝地區相繼出爐相關扶持政策鼓勵企業上市。
2019年5月份,成都市印發《成都市“交子之星”經濟證券化倍增行動計劃》,提出到2022年,全市新增上市公司數量實現倍增,境內外上市公司總量超140家;擬上市企業培育數量不斷增加。進入重點上市企業資源庫的輔導企業數量超200家。2019年6月份,成都市出臺《加快推進成都市企業科創板上市扶持政策》,對科創板擬上市企業,上市申請被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受理的,給予200萬元獎勵;對在科創板首發上市的企業,一次性給予800萬元獎勵。對新遷入成都市的科創板上市公司,一次性給予600萬元獎勵。今年4月份,成都市印發《支持成都市重點產業上市龍頭企業加快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支持企業發揮自身技術、管理、品牌優勢,借助資本市場并購整合、技術升級等多種方式,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優化融資結構,顯著提高融資能力,帶動以上市龍頭企業為核心的產業集群融資規模平穩增加。
今年9月22日,重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鄭凌云在“科創企業上市專題培訓會”活動上表示,當前,重慶市對企業上市工作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重慶將上市工作任務首次納入區縣考核,優化財稅支持政策。市級層面落地600萬元的企業所得稅獎補和200萬元現金獎勵,5年來合計為167家企業獎補財政資金1.7億元。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資本市場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支持成渝地區城市群建設融資。未來,成渝地區將有更多的企業走向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