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瑋在10月2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制定實施了一批針對性、創新性、獲得感強的“放管服”改革舉措,積極應對疫情沖擊挑戰,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和助企紓困,取得了良好效果。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全面介紹了我國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和評價方法,系統梳理了近年來推進營商環境評價工作的進展和成效,總結提煉了各省區市特別是參評城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實踐經驗。
國新未來科學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徐光瑞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的發布,對于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四個方面的重要意義和作用。一是從國家層面發布營商環境評價報告,有利于提振處于下行通道的世界經濟。二是有利于持續深入推動“放管服”改革,同步監測相關改革措施的落地效果,從量化視角強化監管的公平公正、規則的公開透明。三是有利于全面提升服務效能,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政務服務。四是有利于吸引優質的人才、技術和資本落地生根,不僅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生機與活力,更為全國創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后葉銀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營商環境是各類市場主體生存發展的土壤,好的營商環境能夠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進而轉變為生產力和競爭力。從宏觀角度來看,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從內部發展來說,中國經濟發展正經歷著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增長動力變革。傳統的勞動力、土地、資本等生產要素對經濟拉動的邊際效應不斷減弱,急需從提高營商環境等軟實力方面入手,提高生產效率。從外部國際競爭來說,我國在傳統的勞動力等方面的比較優勢持續減弱,未來還將進一步減弱,因此需要發揮好營商環境、制度優勢等軟實力的作用,加快形成新的國際競爭力。
孟瑋表示,下一步將在鞏固前一階段改革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加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二是進一步推行公正監管;三是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四是進一步強化評價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