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碼一掃,順利通行;掃碼支付,瞬間結賬;看病購票,手機預約……數字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數字紅利”,也在客觀上成為很多老年人邁不過去的“數字鴻溝”。
有統計顯示,目前我國網民規模已超過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64.5%,而60歲及以上網民占比僅為6.7%。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成為擺在全社會面前的一道課題。
在商超保留現金結算柜臺,在銀行、醫院開設“老年人窗口”,在高鐵、地鐵保留“人工窗口”,在公共政策制定過程中,很多地方考慮到了老年群體需求,這也是技術網絡故障的“應急通道”。同時,有條件的地區和單位,要以社區和老年大學等為主體,通過開設公益講座等形式,手把手教老人們使用智能設備,破除心理障礙,幫助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讓老年人享受“數字紅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一個社會對老年人的“關愛”彰顯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全社會都應提高對老齡化這一現代社會大趨勢的理解和認識,將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化解之道提高到現代化治理體系的高度。各地應盡快搭建和實施跨部門、跨行業的解決老齡問題的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體系,統籌各方資源形成合力,共同推進老齡問題的整體性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