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正顯著增強。中國銀保監會保險資金運用監管部主任袁序成16日在北京表示,截至今年10月末,保險資金通過債券、股票和非公開市場投資為實體經濟融資1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其中,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通過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等方式,直接對接“兩新一重”等項目的融資需求,產品累計登記(注冊)規模達3.8萬億元。
袁序成在當天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透露上述信息。他表示,近年來銀保監會積極推進保險資金運用改革開放,陸續出臺了一些政策措施。下一步,將持續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更好地發揮保險資金期限長、規模大、來源穩定的優勢,加大對國家戰略和企業的長期融資支持力度。
繼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長期資產供給。主要是支持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發起設立長期限的產品,根據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創新產品形式,豐富長期資產市場。
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主要是簡化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行政許可項目,推進資產支持計劃注冊制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同時,優化監管政策,對保險資金投資先進制造業、區域協調發展、國家重大工程等領域給予一定政策支持。
落實保險資產負債監管制度,全面提升行業風險抵抗能力。推動公司建立健全資產負債管理體系,進一步化解部分公司的“長錢短配”風險。同時,調整和完善監管政策,進一步增強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防止保險資金運用投機化。
加強關聯交易資產穿透監管,維護保險資金運用安全。建立以資金流向為線索的全流程監控制度,重點監控公司治理不健全機構的關聯交易和大額資金運用,防范不正當利益輸送。強化對股東股權、另類投資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運用保險資金,以及挪用、套取、侵占保險資金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