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是一個坐落在“天坑”里的村莊。曾經唯一的出村路,是一條“108道拐”的古道,去縣城一來一回至少要4天時間。
1997年,38歲的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毛相林發動村民們一起修路。為了早日修通公路,毛相林曾在山上住了3個月沒回家。
2004年,下莊村人歷經艱險終于在絕壁上鑿出一條8公里長、2米寬的機耕道。后來,當地政府先后對下莊村的道路進行加寬、硬化加固,并加裝護欄。從下莊出發到縣城的時間縮短到一個半小時左右。
有了出村的公路,毛相林又帶領村民們探尋致富路。過去當地村民多是種植玉米、小麥等傳統農作物。毛相林請來農業專家,對村里的土壤、氣候等進行全面考察分析。在他的帶領下,下莊村按照“農戶+村集體+專業合作社”的模式,大力發展柑橘產業。目前,下莊村柑橘種植面積約650畝。
2015年,下莊村整村脫貧。“接下來,我們還要發展鄉村旅游,下莊村的明天一定會更好!”毛相林說。2020年11月,中宣部授予毛相林“時代楷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