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發布了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文件指出要“加強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著力推進往村覆蓋、往戶延伸”,并明確提出“推進燃氣下鄉,支持建設安全可靠的鄉村儲氣罐站和微管網供氣系統”。
氣網作為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與發展既關系到農村能源革命和環境保護,也關系到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對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內循環經濟建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然而,相較于農村道路、給排水、通訊和電網等其它公共基礎設施,“氣網”建設明顯滯后,大部分農村居民生活燃料仍然以散煤、柴薪為主。推廣農村微管網供氣系統,實施農村用氣“瓶改管”工程,是建設美麗鄉村、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升級鄉村燃氣等基礎設施的重大舉措,是黨中央國務院強調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重大的意義。
什么樣的氣網最適合我國農村?
我國農村地域遼闊,村落社區分散,居住人口少,除了平原地區外,我國大多農村采用天然氣管道供氣不經濟,對地理環境復雜的地區實施也很困難。若采用LNG氣化站供氣方式,占地面積大,設置不靈活,建設成本高,放散損失大,經濟供氣規模一般要求居民2000戶以上,難以大量推廣。若采用LNG小儲罐供氣,不僅解決不了造價高、存在放散安全隱患等問題,更重要的是這種供氣方式缺乏國家相關主管部門出臺的工程技術標準,屬于安監質檢部門查處對象。
針對農村用氣難、用氣貴、用氣不安全等諸多痛點,中國燃氣通過消化吸收國外成熟技術,融入物聯網、智能化和云平臺等新技術,結合中國農村特點,開發了性能更先進、經濟性更好、安全性更高的液化石油氣(LPG)智能微管網能源綜合利用平臺。智能微管網與管道天然氣相比消費方式完全一樣,但工程造價更低;在管道天然氣到達不了的地方,中國燃氣智能微管網與LNG供氣和瓶裝氣相比更經濟、更安全,可有效發揮清潔能源的作用,能切實提高農村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最適合在中國農村大規模推廣的革命性的供氣方式。
什么是智能微管網
隨著勞動力成本不斷增加和消費者對燃氣安全性、便利性要求的進一步提高,過去幾十年,歐美國家的瓶裝液化氣逐漸被液化氣微管網這種更安全、經濟和高效的供氣方式替代。日本1998年引進液化氣微管網技術,并結合本國人口密集、地震多發的特點,制定了技術要求更為嚴格的標準規范,城市郊區和偏遠農村的居民社區廣泛采用這種供氣方式。經過30多年的使用和發展,LPG微管網供氣技術日臻完善,至今沒有發生過一起安全供氣傷亡事故,其可靠性得到發達國家的普遍認可。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采用這種供氣方式的新增液化氣用戶比例分別達到95%、90%、76%、69%、70%,成為偏遠城郊和農村社區的主要供應方式。
為了解決傳統供氣方式不適應廣大農村市場的問題,中國燃氣早在2013年即開始在北方農村探索農村“氣網”建設新模式,在研究歐美、日韓等國家農村清潔能源使用種類、供應方式、商業模式及相關政策基礎上,率先提出“宜管則管、宜罐則罐”的供氣方式,并組織開發了國內首套基于本質安全型和數字化運營管理的液化氣(LPG)微管網供氣系統。該系統以發達國家農村普遍采用的小型丙烷儲罐供氣技術為基礎,融入物聯網、智能化和云平臺等新技術,建立了更適應中國市場特點的技術標準、產品體系和運營調度系統平臺,將原本“瓶裝供應,各家儲存,自行保管”的供氣模式轉變為“氣源集中供應,微管網分散入戶,企業遠程在線監控”的模式,被專家譽為“改變幾千年來中國農村用能結構的革命性技術”。
中國燃氣智能微管網已于2019年成功應用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脫貧攻堅與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共同締造示范”湖北麻城石橋垸和青海大通土關村項目,為我國農村“瓶改管”、美麗鄉村建設和改善農戶生活品質開辟了有效途徑,得到國家住建部高度肯定,并一致認為已具備可推廣、可復制條件,現已青海、云南、海南、廣東、浙江、湖北等地已在加大LPG微管網推廣力度,加快“燃氣下鄉”步伐,推動農村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
智能微管網在農村推廣的強大優勢
(一)安全
智能微管網供氣裝置按照本質安全技術要求建造,具有防泄漏、防超壓、防過量加注等多項主被動安防保護功能,可避免因設備故障、操作失誤以及遭外力破壞時發生氣體泄漏事故。智能微管網為分布式局域網,沒有跨區域外部輸送管道,可最大程度避免地震、山洪等自然災害對供氣系統帶來的影響。將分散在千家萬戶廚房內的鋼瓶清理出來,消除安全隱患。
(二)靈活
智能微管網供氣不依賴管輸氣源,用戶端不需要專門建造氣源場站。小型儲罐供氣裝置采用集成式撬裝設計,工業化生產,占地面積小,易于運輸,便于安裝。LPG可通過帶泵槽車配送偏遠地區,并可通過調整配送周期調節供氣能力。
(三)智能
智能微管網供氣系統運用了自動化、物聯網、云平臺、人工智能等數字信息技術,實現設備自動運行和遠程在線監控管理,極大提升了農村供氣系統的安全與智能化水平。
(四)經濟
智能微管網供氣系統無需建設長距離輸氣管道及氣源場站,建造成本低;儲罐內液化氣常溫儲存,供氣系統自動化運行,無廢氣排放,無需專人現場值守,運維成本低;氣源采用槽車集中配送替代人工分戶配送,智能規劃配送路線,物流成本低;計量收費,公平合理,用戶無殘液損失。
(五)便利
用戶無需搬瓶換氣,不用擔心急需用時沒有氣和短斤少兩、摻假摻雜問題,與管道天然氣一樣按表計量消費。
(六)互補
智能微管網可對現有工業用氣結構形成有力補充。智能微管網使用的LPG燃燒熱值高,LPG燃燒熱值是同等體積天然氣燃燒熱值的3倍。更重要的是,工業點供使用的LNG價格波動較大,尤其是在冬季供氣緊張的時候,LNG價格可飆升至15000元/方甚至更高,而同期LPG價格仍在4000元/噸左右。LPG價格相對穩定,可為工業用戶平移用氣價格,形成多能互補的用氣格局。
(七)適用范圍廣。
微管網以液化氣商品丙烷為氣源,商品丙烷露點溫度為-42℃,因而,不僅可用于南方,也可以用于寒冷的北方。
因商品丙烷與傳統液化氣華白指數基本一致,瓶裝液化氣用戶改用微管網供氣后原有的液化氣爐具也無需更換,可減少很大一塊用戶消費支出。
智能微管網氣化鄉村,中燃率先行動
中國燃氣是中國最大的跨區域綜合能源供應及服務企業之一,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0384。通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燃氣成功構建了以管道天然氣業務為主導,液化石油氣、液化天然氣、車船燃氣、分布式能源、天然氣熱電、合同能源管理服務以及燃氣設備、廚房用具制造、網絡電商并舉的全業態發展結構。國家實施西氣東輸、川氣東送以來,中國燃氣在國內已投資600多個擁有專營權的管道燃氣項目,項目遍及全國三十個省市自治區,擁有城市燃氣用戶 5000多萬戶,中國燃氣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跨區域城市管道燃氣運營商。
為了響應中央鄉村振興戰略和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的號召,助力國家打贏藍天保衛戰,中國燃氣過去幾年在實施氣化鄉村、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積累了大量技術儲備和實施經驗。智能微管網是繼工業“煤改氣”、農村“氣代煤”之后,中燃為打造低碳經濟、創建宜居環境方面的又一積極努力。智能微官網可以投資于全國各地鄉鎮與小社區,特別是中國中部、南方與沿海地區,光是中南部和沿海地區目前就有約9000萬家庭待開發的龐大市場。自二零二零年六月中國燃氣率先啟動智能微管網業務,市場開發進展順利,已與青海省、海南省、云南省、廣東省簽訂省級戰略協議,與湖北省、湖南省和安徽省的15個地級市以及福建省、江蘇省、浙江省的11個縣區簽訂戰略協議,協議簽約地區內符合本集團投資標準的居民戶數超過2,500萬。目前,已累計簽約超過100萬戶居民用戶,工程設計與建設工作正在穩步迅速推進。
未來,中國燃氣將堅持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為主題,把智能微管網建設工程,在我國幅員遼闊的農村地區進行大規模地復制、推廣,以實現城鄉社區人居環境“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為目標,為建設“美麗鄉村、美好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
根據中國燃氣近年對全國鄉鎮燃氣市場的領先布局,預計,到2025年,“燃氣下鄉+智能微管網”將為其新增接駁貢獻1500萬用戶,這意味著不考慮該公司每年300萬戶城市新接駁戶數,光是鄉鎮業務就為其帶來每年一半以上新用戶市場,而4-5年1500萬鄉鎮用戶開發就為其潛在盈利貢獻超過150億元。保守預測,其整體盈利年均復合增長率將超過20%,遠高于同業的10%左右水平,相信中國燃氣目前市盈率(一年期PE約12倍)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約14-17倍)是不合理的,近期估值將大幅向上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