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采購,是企業眾多采購策略中的一種,緣何在當前市場環境中,卻時常遭受質疑與詬病呢?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是,一些上游企業的招采部門,有意無意地混淆戰略采購(以下簡稱“戰采”)與集中采購(以下簡稱“集采”),擠壓下游企業的合理利潤;同時部分下游企業為了生存,惡意低價中標后不惜犧牲工程質量,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破壞了整個行業的平衡與生態。
有供應鏈管理專家說:市場上只有供應鏈,沒有企業。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的今天,任何企業要在市場上立足,都需要扮演好采購者和被采購者的雙重角色。因此,鏈條上的每一環都應該思考,如何在大供應鏈體系中找準自己的位置,找到優秀的同路人,相互扶持、共生共榮。
一、正本清源:讓戰略采購與集中采購回歸本源
1.戰采與集采的區別
戰略采購是一種系統性的、戰略意義上的采購管理,是基于“贏得市場競爭”的目的,建立相對稀缺的優秀服務供給渠道的過程;集中采購簡言之就是通過打包批發,提高議價能力,以“最低采購價格”獲得當前所需相對豐富的資源的交易過程。
2.戰采與集采的適用范圍
戰采奉行的是“長期主義”,分享的是“競爭優勢”,適用對象主要是專業分包方。因為他們相對來說可替代性弱、產能小或擴產難,采購方愿意對他們實行“優質優價”的策略。戰采,本質上采購的是“能力”和“服務”。
集采奉行的是“現實主義”,分享的是“規模紅利”,適用對象主要是設備物資材料分供方。因為他們相對來說可替代性強、產能大或擴產易,因此采購方選擇實行“合理低價中標”的策略。集采,更聚焦“質量”和“價格”。
3.戰采與集采各自的優點
戰采與集采共同的優點是可以減少招投標次數,提升雙方效率,創造效益。同時,因各自的特點、關注點不同,兩者各有長處。
戰采的核心目的,是鎖定優質分包商,通過強強聯合,提升合作雙方及其產品的競爭力。戰采有利于增進互信,關鍵時刻可以解決項目快速進場、迅速形成生產力等難題。戰采如果單純強調價格,甚至將價格壓到不合理的水平,最后的結果可能是雙方共同生產出低品質的產品。也許從某個項目來看供方也能賺錢,但可能因此犧牲品質與服務,帶來對未來、對長期發展的損害。作為戰采方,不應將低價作為選擇優質合作方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考量因素。為何現在“樓歪歪”“房脆脆”時見報道、小業主群體維權屢見不鮮?從源頭分析,多是低價惹的禍。
集采,成本下降的空間相對戰采更大。一是集采可以讓采購方直接對接生產方,省去了經銷商的中間環節。二是集采通過批量采購,釋放了工廠的批量產能,有利于工廠提升規模效益。
二、善待合作伙伴,培育同路人
作為一家工程總承包企業,如何實施戰采與集采?以中建五局這樣年營收超千億元的企業為例,一年各類采購的規模大致占到營收的六成左右。我們體會,戰采與集采,不可不加區分一個辦法用到底,而要根據分包、分供特點,精準施策。
對專業分包,要做實戰采。堅持從“戰略資源”的高度去認識和培育優秀分包商,在招標、支付等方面落實優惠優待政策,實現長期合作,共同成長。
對材料設備供方,原則上實行集采。五局將繼續深推三級單位集采中心建設,逐步推行統談、統招、統簽、統付,尤其是“簽”與“付”的環節務必放在企業層面,否則,以廠商一家之力,是無法同時對接成百上千個項目分散采購的。集采中心是連接項目需求與廠家生產的樞紐和橋梁,它的主要職責就是收集項目的采購計劃,簽訂供應合同,協調廠商發貨,辦理收付款手續等,某種程度上它取代了經銷商的職責,也為企業節省了經銷商的差價。
三、向偽戰采說“不”,共同培育良好的行業生態
這里所說的“偽戰采”,是指名義上實行戰采,實則簡單奉行集采低價中標策略,不僅對下游企業合理利潤形成壓榨,更變相鼓勵價格戰,引發惡性競爭,與“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背向而馳,最終損害的是整個行業的生態。我們認為,只有市場各參與方共同遵循商業基本規律,秉持戰采初心,方能和合共贏,行穩致遠。
1.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五局秉持“信·和”文化,“信”就是“信心、信用、信仰”,“和”就是“和諧”,我們希望從企業與員工、企業與伙伴、企業與社會三個層面,實現與利益相關方的共進、共贏、共生。對我們的上游,我們強調要誠信履約,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同時還要超越滿意,深入挖掘和滿足客戶的潛在需求,為伙伴創造更大價值。另一方面,我們正在對現有客戶進行全面分析,以數據說話,優選客戶,推進業主結構調整優化。
2.選擇“價值”而非單純的“價格”。客戶都希望有個貼心的合作方,因此在同等價格下,誰能更快速地為客戶提供質量更高、功能更好的產品,誰就能獲得客戶的青睞。戰采在本質上采購的是能力和服務,是競爭力,這就要求我們要練好內功,打造核心競爭力,在市場上錘煉企業獨特的價值和優勢。
3.以共贏實現持久地贏。未來,企業間真正的競爭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任何一個企業想要經受住市場的洗禮,就必須以開放的心態和共贏的理念,發現和培養同路人,共對競爭、共享優勢、共同發展,唯此才能贏得客戶、贏得市場、贏得未來。
優秀的伙伴不為你服務,就會為你的競爭對手服務。正確實施戰采與集采,于企業于行業都至關重要。讓我們回歸商業本源,尊重企業經營基本常識和市場基本規律,在供應鏈中找準定位,培育同路人,共建好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