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會再延期或取消舉辦都不現實,在疫情遲遲難以完全控制的情況下,這一決定顯然是“不得已而為之”。確定不接待海外觀眾,無疑會對日本的經濟帶來進一步打擊,也給日本政壇留下更多“懸念”。
3月21日,日本首都圈持續了約兩個半月的緊急狀態到期解除,但“一都三縣”的疫情卻未讓人看到向好的趨勢。
此前一天,東京奧組委宣布,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將不接待國外觀眾。
在分析人士看來,首都圈緊急狀態的解除一推再推,東京奧運會則經歷延期一年的波折后,確定不接待海外觀眾,無疑會對日本的經濟帶來進一步打擊,也給日本政壇留下更多“懸念”。
一
今年1月8日,東京都及其周邊的埼玉縣、千葉縣和神奈川縣“一都三縣”開始實行緊急狀態。禁令最初期限到2月7日,之后延長至3月7日,此后又再次延長到3月21日。
盡管禁令到期解除,但日本的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一都三縣”的疫情也未得到有效控制。
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統計,3月19日,日本國內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464例,新增死亡病例33例。其中,東京都當天的新增病例超過300例。
日本政府計劃在21日全面解除緊急狀態后,繼續實施“全面暫停外國人的新入境許可”管控措施,每天允許入境上限為2000人。
而據日本共同社報道,首都圈民眾對于疫情已經出現厭倦心理。近期外出人流量、去餐館就餐人數都在增加。調查顯示,本月12日到18日的7天間,去餐館就餐人數較前一周上漲了近70%。
與此同時,在相繼檢出英國、南非、巴西等地發現的變異病毒后,日本近日又檢出了菲律賓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甚至出現變異病毒致死病例。
對此,有日本傳染病學專家表示,目前關西地區的疫情仍在擴散,照這樣下去,首都圈的疫情很可能再次擴大。
二
依然嚴峻的疫情形勢,無疑是日本奧組委最終決定禁止海外觀眾入境的直接原因。
東京奧組委主席橋本圣子在宣讀決定時表示,“由于日本和很多國家的疫情形勢依然非常嚴峻,日本各方認為,無法在夏天保證海外人士能夠入境,這也包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門票持有者,因此最終做出了這一決定。”
對舉辦東京奧運會,日本各界原本抱有極高的期望。在他們看來,東京奧運會將向世界展示日本的重建和復興,標志著日本從2011年大地震的災難中恢復。
日本市場也期待在奧運會期間迎來200萬以上的游客,刺激2019年因上調消費稅率而遭受打擊的日本經濟。
但如今,這一切都將基本落空。
據東京奧組委2020年12月23日公布的數據,在決定延期一年舉行前,東京奧運會的預算經費就達到了1.35萬億日元(約合841億元人民幣),延期后,賽事的預算提高了2940億日元(約合183億元人民幣)。增加的預算中,用于應對新冠疫情的費用達到了960億日元。
而據日本關西大學名譽教授宮本勝浩估算,如果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觀眾僅限于日本人,且入場觀眾人數不超過可容納數量的一半,帶來的經濟損失可能超過1.6萬億日元(約合956億元人民幣)。
宮本勝浩同時認為,東京奧運會如果取消,損失將高達4.5萬億日元(約2700億元人民幣),這將是日本無法承擔的損失。
外界因此認為,東京奧運會再延期或取消舉辦都不現實。而在疫情遲遲難以完全控制的情況下,東京奧組委的這一決定顯然是“不得已而為之”。
三
過去一年,日本民眾對于奧運會的態度始終比較消極。
新華社報道稱,有民意調查顯示,今年初,第三波疫情最嚴重時,超過80%的日本民眾希望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取消或者再次推遲舉行。《讀賣新聞》3月初的民意調查顯示,這個比例仍然接近六成。
去年9月,菅義偉就任首相后,對新冠疫情應對出現反復。日本疫情形勢曾一度穩定,但之后菅義偉急于推出經濟刺激措施,雖然令日本旅游消費出現一定的報復性反彈,但人員的大量聚集也讓疫情形勢急轉直下。
日本政府被迫在2月宣布包括東京都在內的多地進入緊急狀態,而全球持續蔓延的疫情,也讓一度放松的入境限制全部取消。
而“抗疫不力”,更讓菅義偉內閣的支持率繼續下跌。
菅義偉就任首相時支持率曾一度高達65%。而日前《朝日新聞》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其支持率已經下降至33%,不支持率則從35%升至45%。
今年9月,自民黨將迎來新的總裁選舉,菅義偉目前需要拿出政績,以爭取連任自民黨總裁進而保住首相之位。
前期籌備投入了大量經濟與精力成本,接下來無論是再推遲或取消,巨額損失或追加費用都是日本所不能承受的。
“即使沒有海外觀眾,只要能夠舉辦,至少可以挽回一定的損失。”有專家指出,無論是從經濟角度考慮,還是基于9月的大選,“菅義偉政府作為事實上的‘過渡政府’,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