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于近日發布。8日,國家發改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發改委、商務部、海南省政府有關負責人出席,介紹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以下為文字實錄:
記者:
我們很想知道,《特別措施》有哪些突出的亮點可以期待,重點在哪些領域進行更大力度的先行先試?
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副司長蔣毅:
確實如你所言,《特別措施》中的一些條目,對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在全國率先破局相關領域改革,尤其具有突破性意義,我在這里補充介紹一下。
醫療領域中,開展互聯網處方藥銷售的措施,針對當前放開網售處方藥存在的處方互認、患者隱私保護、醫保結算等多方面難點,推動建立電子處方中心,以互聯網+醫療的方式,打通醫療機構、銷售平臺、醫保機構、商業類保險機構間的信息壁壘,同步強化高風險藥品管理,為放寬該領域準入限制做出突破性嘗試。加大藥品市場準入支持的措施,鼓勵已獲得上市許可的創新藥,由具備條件的海南醫療機構按照“隨批隨進”的原則直接使用,打通了創新藥進入市場的最后一道門檻,既保障了海南患者及早用上創新藥,也將進一步激勵優秀藥企加強研發。全面放寬合同研究組織(CRO)準入限制的措施,在海南開展中藥臨床試驗和上市后再評價試點,首次明確按照安全性、有效性原則制定藥品評審標準,將有效簡化中藥上市流程,提升中藥上市效率,推動優秀中藥更快投入臨床使用。支持海南高端醫美產業發展的措施,對醫療美容行業的機構設立審批、醫生執業、藥品醫療器械與化妝品進口等各個準入環節作出全面優化,支持博鰲樂城進一步匯聚國際優質醫美資源,加快培育高端醫美產業集群,打造既國際領先又具有海南特色的高端醫美產業鏈條。
金融領域中,支持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的措施,通過引入地理信息系統(GIS)、衛星遙感技術、無人機信息采集技術等信息化手段,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數據采集整合,開展風險評估與信用評價。這項政策也是充分考慮到海南仍然是一個農業大省,《特別措施》制定從海南實際出發,認真研究海南農業加快發展和農民收入提升的迫切需求,從破解海南農業的金融支持難題入手,統籌謀劃布局,加快推動海南傳統農業經營方式向現代農業的全面轉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
文化領域中,鼓勵文化演藝產業發展的措施,在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作用、加強行業自律的基礎上,著力優化營業性演出審批方式、規范審批標準,將進一步激發海南文化演藝產業活力,推動全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乃至全球最優質的文化演藝行業的表演、創作、資本、科技等各類資源向海南聚集,將海南打造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開放、包容、自信的新窗口。
教育領域中,支持國內知名高校在海南建立國際學院的措施,立足于從國家戰略層面,為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一個國際一流的本科教育平臺,對學校設立、辦學定位、學科專業設置、招生規模及來源、獎學金等方面給予全面明確,將有利于海南進一步匯聚國際一流人才。
其他領域中,優化商業航天市場準入環境的措施,全面創新商業航天準入和管理機制,著力打通國內商業航天企業在獲取發射工位、開展發射申報、辦理相關審批等環節面臨的諸多限制,協同推動配套產業鏈發展,支持海南建設開放型、國際化的文昌國際航天城。放寬種業市場準入的措施,充分利用海南島天然隔離條件與優良育種條件,放寬種業準入限制,精簡種業進出口審批流程,鼓勵國際合作育種研究,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為國內外優秀種業企業落戶海南創造條件,助力建設海南“南繁硅谷”。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相關措施,針對其前期投入大、回報周期長的特點,支持有實力的企業以市場化方式組建投資建設運營公司,牽引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激發市場投資積極性,加快打造海南全島“一張網”運營模式。開展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創新發展試點的措施,針對海南旅游業發展面臨的缺乏統一規劃、閑置農房和宅基地開發阻力大、服務標準不完善、融資難度較大等現實困境,加大政府引導和政策支持力度、統籌協調各方力量,為行業發展提供重要基礎支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