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今年3月,河南省寶豐縣出臺《外聘專家管理辦法暫行規定》,由縣財政每年出資400萬元,在全縣范圍內為大病和疑難病癥患者聘請省級以上專家,讓群眾足不出縣,即可享受省內和國內頂級專家的診療服務。若符合政策條件,患者診療費用可以報銷。目前,這樣的“專家跑腿”式手術已經在縣里實施了50多例。原本需要在省里大醫院花費幾萬元的手術,如今只需幾千元,還不用排隊等床位。變“患者跑路”為“專家跑腿”,讓縣里的大病患者得到及時治療。
以往,一旦有疑難病癥在地方醫院看不了,患者往往只能去市里、省里的大醫院。一家人陪著患者去外地求醫,且不論路途辛勞,單說路費、住宿、餐飲等花銷,就增加了病患家庭的負擔。同時,大醫院看病往往需要排隊等候,如果各地前來就醫的患者增多,將進一步加重大醫院的醫療資源緊張程度。
“名專家”普遍在大醫院,好設備普遍在較為發達的城市,這是多年來的醫療行業資源現實。為了減緩“有病就往大醫院跑”的現象,部分地方制定了嚴格的約束制度,比如外出就醫轉院需要審批、外出就醫降低報銷比例等,實際效果并不好。
實現優質醫療的均衡發展,變“患者跑路”為“專家跑腿”,就是醫改找對了方向。在“小地方”也能看大病,誰還風塵仆仆往大城市的醫院去擠。延伸來看,最終需要實現的是“小地方”也能看大病、“小醫院”也有大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