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重塑文化產業形態。日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組織創作的重點作品《理想照耀中國》的主題曲《理想》正式發布,該歌曲利用5G技術,實現了云錄制、云制作和智能分發。
歌曲《理想》由柯肇雷(小柯)作詞作曲,并擔當制作人。“我曾幻想,不同的音樂家能在不同城市一起完成錄音,甚至是云錄音、云排練、云演奏、云演出等等。5G技術在音樂領域的應用,把我的幻想變成了現實。”對于5G技術帶來的獨特體驗,小柯給予了高度評價。
小柯向記者表示,5G技術最大的特點是“快”,改變了傳統音樂制作上“人員必須到現場”的生產流程,使音樂制作人遠在千里之外,也可以“身臨其境”地對歌手演唱或樂器伴奏進行實時指導,完全實現了多地實時協同制作音樂,極大節省了時間、空間、經濟成本等等。參與錄制的歌手也表示“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大家猶如在同一錄音棚工作。”
2020年,新冠疫情對線下活動產生很大影響,文化產業同樣面臨挑戰,但在5G等先進技術的支持下,在相關從業人員不斷地探索和嘗試中,文化市場取得諸多亮眼成績。華為5G技術專家也表示,5G技術將帶來影視工業化的全面升級,改變傳統制作模式,降低制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值得關注的是,5G與文化產業融合的潛在機遇,已經引起資本市場的關注。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文創金融研究中心發布的《2012-2020年中國文化產業投融資報告》指出,中國文化產業投融資回暖,5G等信息技術將成為新一輪產業創新升級重要驅動力。
報告指出,經過3年的下滑和調整,2020年下半年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拐點已經出現。無論是文化并購市場還是主要股票市場等,均已出現探底回升。其中,數字文化經濟投融資市場先于市場整體恢復,5G與文旅融合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方向,也是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的新熱點。
此外,有分析認為,5G提速將帶來技術的進一步成熟、信息交流的進一步便捷,將成為音樂創作力的堅實后盾,助力本土音樂文化的價值弘揚和向外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