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意見》強調,要引導民營經濟人士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法治觀、事業觀、財富觀,這是從價值觀層面對加強民營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建設工作提出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國家觀涉及一個國家的性質、制度、治理等問題,即誰是主人、采用什么制度、管理方式是什么。無論對任何階層、任何民族,國家觀首先強調的都是國家認同。普遍而真實的國家認同,是國家穩定的民意基礎,也是國家興旺的重要前提。國家認同包括對國家的領導階級、政黨,以及道路、制度、理論、文化的認同。要引導民營經濟人士認識到,愛黨就是愛國,愛國、愛黨和愛社會主義三者有機統一;引導他們樹立家國情懷,以產業報國、實業強國為己任,將個人夢、企業夢融入到中國夢中,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法治觀不僅是人們對法治的一般性認知,還表現為對法治的態度、喜好,是法治情感、法治思維、法治規則與價值理念的融合。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現代社會是法治社會。民營企業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也是社會的行為主體。要引導民營經濟人士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我國經濟社會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法治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保障、是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引導他們敬畏法治、信任法治、遵守法治、捍衛法治。
事業觀主要是關于事業方向和事業道路的看法,決定著人們采取什么樣的事業態度、遵循什么樣的事業精神、追求什么樣的事業目標。事業沒有貴賤,事業觀卻有高低之分。“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斯風下矣”。究竟把辦企業當成事業,還是權當職業,檢驗著企業家的人生狀態、生命質量。要引導民營經濟人士認識到,企業質量和生命力是企業競爭力的基礎,企業家才能以及企業家事業觀是影響企業成長的重要因素;任何企業都存在于社會之中,都是社會的企業,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是企業家精神的應有之義。
財富觀是指人們對財富價值的理解認識觀,核心是如何看待和駕馭“利”。財富觀首先涉及如何正確看待財富,具體到民營經濟人士,我們所倡導的基本理念是“義利兼顧、以義為先”,這里談的其實是財富的使用和分配。除了使用和分配,財富觀還涉及如何看待財富積累、如何理性消費、如何規避財富風險等。要引導民營經濟人士提高正確運用財富的能力、處理物質欲望的能力、了解匱乏與財富極限的能力。這三種能力背后所折射的,既是對自己負責、獨立解決財富問題的能力,更是對社會負責、培育健康財富觀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