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4日從省工信廳獲悉,為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意見》和《江蘇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人行南京分行、省通信管理局等八部門聯合研究制定《江蘇省數字經濟加速行動實施方案》,聚力打造形成數字基礎設施一流,技術創新能力突出,產業生態體系完善,融合應用成效顯著,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發展新格局。
根據《方案》,全省將實施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加速升級、數字產業化加速領跑、產業數字化加速轉型、產業生態加速優化、數據價值化加速探索、新業態新模式加速培育六大行動。
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的“基座”。江蘇提出,加快5G網絡建設,推廣5G行業虛擬專網,到2023年,建成5G基站超20萬個,打造3000項5G優秀應用案例;超前布局綠色高效的算力基礎設施,到2023年,全省數據中心標準機架規模達60萬架,創建不少于8個國家級綠色數據中心;打造數智賦能融合基礎設施,到2023年,南京、無錫、蘇州等城市實現LTE-V2X區域覆蓋,初步實現5G-V2X和自動駕駛功能商業化應用;部署支撐有力的創新基礎設施,到2023年,形成3-4個自主安全可控的區塊鏈底層平臺,探索建設1-2個工業數據空間。
在數字產業化方面,推進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打造高能級數字創新平臺,鞏固提升基礎優勢產業、做大做強新興數字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目標到2023年,組織實施不少于30項數字經濟領域關鍵技術攻關,立項不少于8項行業或地方標準;全省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規模達到3.5萬億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達到1.3萬億元,建成全國領先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集群;全省大數據、區塊鏈核心業務收入年均增速達到15%以上,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力爭達到1500億元。
而在產業數字化方面,將優化提升“江蘇智造”,加速工業互聯網全域賦能,高質量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做大做強數字服務貿易,目標到2023年,組織認定首臺(套)智能制造裝備100個以上;試點建設30家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累計建成100家工業互聯網重點平臺、150家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1萬家星級上云企業、60個工業大數據應用示范項目,工業互聯網標識注冊數量超300億。
(付 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