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共享單車企業獲悉,在近日舉行的深圳市2022年低碳日系列活動暨碳市場開市9周年紀念活動上,由哈啰、美團聯合深圳排放權交易所編制的《深圳共享單車碳普惠方法學》亮相,并將于近期正式發布。
據統計,截至今年3月,深圳共享單車日均使用量已達到138萬人次。《深圳市共享單車碳普惠方法學》規定了在深圳碳普惠機制下,個人利用移動電話APP軟件、GPS定位工具等通訊工具使用商業公司提供的共享單車作為代步工具,減少乘坐有更多溫室氣體排放的交通工具所產生的減排量的核算流程和方法。
經相關平臺對美團騎行用戶減排量進行量化和記錄的數據顯示,自進入深圳運營以來,深圳用戶累計減碳68906噸,相當于約15700輛1.5L燃油車停駛一年的減排量。此外,美團單車現已落實回收塑料在擋泥板部位的批量應用,利用率可達70%,其中15%的材料來源于美團外賣的餐盒。經測算,該舉措亦可實現一輛單車減少碳排放885克。而哈啰已面向注冊用戶搭建一套個人碳積分系統,為每位用戶創建一個記錄碳減排情況的“碳賬戶”。用戶的騎行里程數被轉換成碳積分“小藍C”。分值累積到一定額度后,可達成不同類型的公益成就或兌換綠色出行福利。截至去年底,全國哈啰單車及哈啰助力車用戶,累計騎行里程達423億公里,累計減少碳排放量194萬噸。
近期,在油價上漲、疫情常態化防控、低碳理念深入人心等多種因素綜合推動下,城市掀起了“騎行熱”。而騎行環境的優化改善進一步助推了這股熱潮。記者從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獲悉,2021年,深圳完成新改建非機動車道超過350公里,累計總里程超2000公里。今年,該局將繼續推進非機動車道建設,計劃涉及全市共253條路段,合計313.5公里。其中,寶安和龍崗區涉及里程最多,寶安區約80.0公里,龍崗區76.3公里。
為把工作做得更為扎實,優先解決騎行的痛點難點,市交通運輸局將一方面通過智慧化手段,系統梳理共享單車的騎行數據。另一方面利用多種渠道開展民意調查,收集廣大市民的騎行需求,分輕重緩急,科學合理安排每年非機動車道建設任務。
(記者 肖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