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桐廬縣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桐廬縣通過復墾、收回再利用等方式盤活閑置宅基地35.8畝,創收1058.63萬元;盤活閑置農房230.14畝,增加村集體和農戶租金收入8723萬元。同時,建立健全產權交易體系,上半年產權交易成交58筆,成交金額913.87萬元。
在農業農村領域,一項重要工作便是喚醒“沉睡資產”,盤活農村閑置資產,帶動村民就業,增加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農民工資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
中國(浙江)民族服飾設計展演永久落戶莪山畬族鄉莪山民族村。能吸引大型展演落戶,正是因為這個曾經最窮的“山坳坳”積極求變。2020年,西金塢自然村將16幢閑置低效農房集體收回并改造,統一租賃給第三方民宿公司運營管理。
“第三方的經營不僅盤活了村里閑置資源,更收獲了游客、名氣這些‘隱形資源’;農戶們不僅能收取租金,還打開了龍須、筍干等農產品銷路,村級集體獲得每年保底分紅30萬元。”莪山民族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姚樟水說。
莪山畬族鄉通過存量盤活、宅基地騰空等多種途徑,整合現有閑置空間,構建村集體資源統一入股、統一招商、統一運營體系,以“空心村二次創業”發展契機,積極招引項目,打造了戴家山、堯山塢、西金塢等一批特色民宿村落,又推廣“村集體+民宿主+農戶”運營模式,探索資源入股+保底分紅+購買服務等增收機制,帶動16戶農戶創業,實現就業300余人。
(通訊員 金黃璐敏 記者 張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