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泰國的稻浪,西班牙的麥浪,法國的花浪,如今在蕭山橫一村,也能看到理想中的成片稻浪。豐收的季節,走進橫一村,最吸引眼球的就是由多彩稻穗構成“蕭山未來大地”字樣的巨型“稻田畫”。這是蕭山區供銷社在橫一村大力推進“非糧化”整治、土地統一托管經營后,成功打造的蕭山區連片面積最大的高標準稻田,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蕭山糧倉”。
橫一村,地處蕭山區的南端,遠離杭州市中心,單從發展方位上看,它的位置并不優越。令人難以想象的是,這個一年前還是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中國鄉村的“未來模樣”。從“美”起來到“富”起來,供銷社建設美麗鄉村的蕭山樣板如何造就?讓我們一起回到橫一村,來探尋美麗鄉村蝶變背后的供銷故事。
疊加稻田價值
塑造未來鄉村的模樣
橫一村是2022年杭州市12個成功入選省首批未來鄉村建設試點村莊之一。
千畝良田上,選種育苗、機械種植、田間管理……整個過程中,供銷社下足了十二分功夫。特別是由彩色水稻構成的巨型“稻田畫”,有蕭山區供銷社自主設計,以大地為紙、水稻為墨,歷經數月。關鍵的繪制環節,需根據畫好的設計圖,在稻田里同比例放大。
藍天白云下,除了那一望無際的彩色創意水稻,還有五彩繽紛的百日草、萬壽菊,高大的香根草點綴其中,紅的,黃的,藍的……姹紫嫣紅,美不勝收,一度刷爆杭州人的朋友圈。有了這些純生態的病蟲害綠色防控“利器”的幫忙,以及科學田間管理的加持,首年晚稻畝產就突破1400斤,喜獲大豐收。
為疊加稻田價值,蕭山區供銷社把千畝良田作為文旅公園來打造,以“Hi稻星球”為統一品牌,劃分稻田休閑區、研學區、運動區,推進農文旅相促相生。于是,一個用來養鴨的小棚子經過一番改造,成為網紅鴨棚咖啡廳,大人們可以在這里喝咖啡、聊天,節假日已火爆到一座難求的程度;閑置的水渠、機埂路上有了稻田火車,小朋友們可以在稻田里玩耍、研學,歡聲笑語響徹田野……一個可參觀、可研學、可體驗、可休閑的多功能郊野公園應運而生,并一炮而紅。自去年國慶節試營業以來,已吸引各地游客近50萬人次。
村社共建 蝶變共富
橫一村的山腳下,是連片打造的美麗庭院集中示范區——“百庭百院”,也是成功打造美麗鄉村、推進鄉村振興的又一縮影。
在直逼40℃的酷暑天,供銷人連續奮戰一個多月,推進“圍墻革命”“菜園革命”,通過“降圍透綠”,最終不僅出色完成了全村百余農戶美麗庭院建設,還把環境優美、空間多元的農家小院打造成了農旅融合的鄉創載體。農莊、民宿、書吧、奶茶店、咖啡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外出打工,而是在家門口做起了生意,夫妻店可實現月入3萬元左右。
如意山房,位于村莊最深處,是蕭山區供銷社與橫一村打造“黨建帶社建、社村共建”的一大亮點之作。
村集體劃出7畝土地,供銷社出資3500萬元,從設計、施工到裝修、交付,僅僅4個月,完成了建筑面積5400㎡、上下四層樓的首個鄉村綜合體建設任務。如今的如意山房,通過招引特色餐飲、精品民宿、書房展廳、數字工作室,賦能青年創客中心、農產品展銷中心、“臨里驛”黨群服務中心,引進全國首個鄉村菜鳥驛站、鎮級首個鄉村騎手驛站,已成功打造成為鄉村共富的綜合服務平臺,為村集體增加收益百余萬元。
如今的橫一村,供銷鄉村云播客定期上線,豐收驛暗藏“黑科技”,如意茶室引進星巴克、清晝茶院等品牌,還有“789稻田燒烤”“不想嗨發呆空間”“如意跑道”等一批圍繞“綠色+農文旅”項目落地生根……美麗鄉村的內涵越做越豐富,供銷社的故事也越說越精彩。
(記者 楊伊琳 通訊員 席慶山)